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下半年宏觀經濟有望穩中略緩

http://www.CRNTT.com   2016-08-09 07:46:32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世界經濟復甦疲弱,國內經濟結構性矛盾加劇,社會預期敏感脆弱,風險隱患有所積累。中國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有難,難中有險。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需要處理好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的關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下半年經濟有望穩中略緩

   證券日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文章分析,下半年,在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有力的托舉下,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平穩運行,預計下半年和全年中國GDP均將增長6.6%左右,下半年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將分別上漲1.8%和2%左右。

  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望企穩

  當前民間投資意願偏弱,要實現促投資穩增長,應該將著力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一是因為基礎設施屬於社會先行資本,儘管收益率較低,但有較強的正外部效應。二是因為當前中國基礎設施仍有較大需求,水利工程、交通設施互聯互通、通信設施、市政設施、農村基礎設施等還有較大的投資空間。三是從歷史經驗看,基建投資占總體投資的比重仍有提升空間。1998年-2000年是基礎設施建設所占比重最高的幾個年份,分別達到36.2%、35.7%和34.9%。此後逐步回落,2015年為23.8%。

  基建投資是國家穩增長的有力抓手,上半年基建投資持續發力,增長20.3%,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高增長態勢有望持續。考慮到去年三、四季度基數較低及當前商品房銷售形勢相對較好等因素,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基本保持平穩。當前信貸投放比較寬鬆,專項建設基金以及投貸結合明顯改善了資金到位情況。上半年新開工項目明顯改善,將對下一階段投資增長帶來積極的支撐作用。民間投資政策專項督查及整改落實工作有望促進民間投資回穩向好。總體來看,固定資產投資有望企穩。預計下半年和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將分別增長9.0%左右,其中,房地產投資將分別增長5.0%和5.5%左右。

  二、消費需求保持平穩增長

  從總體看,消費需求平穩增長的基本趨勢仍未改變,下半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更加明顯。但是,經濟和收入增長放緩對消費的滯後影響將繼續顯現。受去產能下崗分流增多、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周期延長等因素影響,基本生活類消費增速將有所回落。基數高、缺乏實質創新、客戶體驗有待提高、存在監管漏洞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興消費的增長動能。預計下半年和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增長10.2%左右。

  三、外貿進出口形勢仍將承壓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不及預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中低位運行,匯率波動加大,外部市場需求低迷態勢仍將延續。美國經濟復甦態勢較好,但歐元區、日本經濟依然疲軟,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增速下滑、貨幣貶值、資本外流等多重壓力。與此同時,經濟不景氣導致各國利益取向的分歧凸顯,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貿易摩擦增多,拖累全球貿易發展。尤其是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尤為突出,上半年中國出口遭遇65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長66.7%;前5個月美對我“雙反”調查數量同比增長2.5倍,並對我鋼鐵產品開展“337”調查。總體來看,當前中國外貿發展中存在的困難依然較大。但也要看到,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多項與外貿發展相關的政策措施,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位,將對外貿產生積極作用。同時,衡量全球貿易走勢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在今年初觸及290點的歷史低點後,已經反彈至700點以上,標誌著全球貿易市場出現回暖跡象。預計下半年出口下降4.5%,進口將下降6%左右,全年出口將下降6.2%左右,進口將下降8.0%左右。

  四、物價水平依然呈分化走勢

  居民消費物價將保持溫和上漲態勢。一是貨幣流動性趨於寬鬆,有助於遏制居民消費價格進一步走低。二是勞動力成本呈現出剛性上漲態勢,服務價格穩中略升。三是下半年翹尾因素進一步減弱至0.4個百分點。預計下半年及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將上漲1.8%和2%左右。

  工業生產者價格降幅有望逐步收窄。一是隨著基建投資進一步發力,工業品需求有望改善。二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同比回升較多,進口初級產品價格對工業生產者價格有一定提升作用。三是翹尾因素下拉作用變小。下半年工業生產者價格翹尾因素為-1.3%,較上半年收窄2.7個百分點。預計下半年及全年工業生產者價格將分別下降1.5%和2.7%左右。

  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文章指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著力點的重大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要緊緊圍繞這個部署,處理好供給側改革和需求管理的關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促進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一、積極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一是防止過剩產能反彈。落實去產能方案和財稅、金融、職工安置等配套政策,督促地方和中央企業嚴格執行去產能目標責任,抓好專項督查,強化嚴肅問責。堅持以市場辦法為主去產能,嚴格執行落後產能淘汰標準,嚴禁地方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提供廉價能源、放鬆環境監管等手段保護落後企業,防止本應淘汰的產能借價格上漲之機死灰複燃。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法推進企業破產清算。二是房地產因城施策去庫存。進一步提高住房高庫存地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積極探索推廣通過以租代售、共有產權等創新模式支持居民購房,加大部分房價上漲較快城市的住宅用地供應規模。三是加大去杠杆力度。支持鼓勵商業銀行對部分優質高負債企業實施市場化的債轉股,推進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投貸聯動。四是綜合施策降成本。推進資源稅等稅制改革,制定並完善“營改增”實施細則,落實結構性減稅措施,取消不合理行政收費。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惠及面,提高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支出稅前扣除比例。五是補齊短板增後勁。加大對扶貧攻堅、技術改造、軟硬基礎設施等短板領域投入,加快推進地下綜合管廊、軌道交通、充電設施、高標準農田、重大水利、環保治理、職業教育及技能實訓等建設。

  二、貨幣政策要適當寬鬆

  一是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下半年貨幣政策可再適當寬鬆。在物價不發生大幅上漲的前提下,將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都提高到預期的增長目標13%左右。二是明確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政策導向,在資本外流加速的情況下,採取恰當措施進行干預。三是提高信貸政策靈活度。進一步加大銀行不良資產核銷力度,積極探索通過資產證券化、打包商業化出售等多種方式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結構。四是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準備金率、再貸款等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支持。五是擴大民營金融機構准入,增加基層金融服務供給。

  三、千方百計擴大民間投資

  一是進一步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落實好國辦《關於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中確定的八項措施。二是緩解資金難題,理順融資渠道。發揮好政、銀、企、社合作模式,召開專項投融資推介會;研究設立以財政投入為主、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融資擔保機構,提高企業特別是民企融資能力。三是完善專項建設基金制度,加大專項建設基金對民營企業、技改項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大型民企專項建設基金投資項目直報制度。四是完善政策制度,優化投資環境。細化並改進金融管理、外匯管理和境外審批制度,推進中小型城市和縣域投資體制改革工作。五是完善PPP制度體系,重點推進地方政府不履約時的結算扣款機制,控制地方政府違約風險。

  四、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一是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二是利用去產能倒逼國企“瘦身健體”,堅決處置僵屍國企,盤活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三是適當限制國有企業投資領域。國有企業應偏重於民間投資關注較少的、帶有公益性質的投資領域,更多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少進入甚至不進入市場競爭充分、市場主體活躍的領域,減少國有企業“與民爭利”的現象。四是國企要突出主業,圍繞主營業務打造核心競爭力。支持和引導主業不突出、不具備優勢的國有企業重組整合、引入戰略投資者、轉讓產權或依法退出。

  五、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一是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盡快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確定的重點投資專項和重大工程建設。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建立綠色通道,加快重大項目等領域的貸款審評審批。三是制定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充實重點產業、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的重大項目儲備庫。四是加強融資保障,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加快財政資金撥付進度,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重點支持公益性基本建設項目,根據經濟形勢變化研究發行特別國債。
  
  六、發揮社會政策托底作用

  一是推動轉崗就業和創業。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對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開展免費職業培訓,對就業困難人員及時開展專項扶助。二是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切實將困難人群納入低保範圍,注重對困難人群進行心理疏導、給予關懷支持。三是積極化解各種矛盾。加強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妥善處理群眾利益訴求,保持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