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江岷欽語中評:吳敦義兩岸政策有階段性構想

http://www.CRNTT.com   2017-09-20 00:09:44  


 
  對於中國國民黨絕不改名的考量,江岷欽說,除了化解選舉期間競爭對手以獨台標籤對他的不實攻擊外,更重要的是保留中國兩字,作為未來兩岸溝通的意符。

  但江岷欽也憂心時間不見得會站在吳敦義這邊,他指出,隨著大陸十九大的即將召開,大陸對兩岸政策的底線或將逐漸明朗。如果大陸的底線是蔡英文宣佈“台獨”,那麼吳敦義還有若干時間可以努力,因為從2020年勝選的考量來看,蔡英文為了連任,理應不會在第一任就做出如此重大決定嚇跑中間選民與經濟選民。假設吳敦義帶領國民黨能在2018年選舉中大有斬獲,政治行情回溫,或許吳敦義能為自己與國民黨在兩岸話語權上,爭取到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如果十九大會議對兩岸的底線是和平統一的概念,那麼民進黨必然全力煽動民粹,打造同仇敵愾的悲情,將兩岸關係的緊張全然歸咎於大陸,而吳敦義在國民黨2020重返執政的選票現實考慮下,恐怕在兩岸關係上能夠發揮的空間相對有限。

  江岷欽告訴中評社,吳敦義在兩岸關係的話語權上未必全然沒有機會。在決策理論中,有所謂”次佳決策比最佳的決策更好” 的說法。這是因為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下,最佳決策往往無法付諸實行。江岷欽觀察,相對於一中同表或近似的急統論述,吳敦義目前的兩岸立場與論述當然是大陸的次佳選擇。但是,相對於蔡英文的意識形態,吳敦義的兩岸觀點應該還是大陸方面更好的選擇才是。

  而吳敦義在黨主席就職典禮上宣示,國民黨的首要目標是重回執政。其機會如何? 江岷欽認為,吳敦義極有可能帶領國民黨走出政治谷底,主要原因有二:一、鐘擺效應,二、旺盛的企圖心。

  就第一點而言,國民黨目前的政治基期太低,2018年向上增長的機會本來就大,加上軍公教回流、淺藍與經濟選民歸隊、蔡英文的政策受害者失望棄綠等因素,使得國民黨在2018年的觸底反彈行情,出現十足的“有基之彈”樣貌。

  就第二點而言,江岷欽指出,吳敦義是個相當幹練的政治人物,有著“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的政治謹慎。例如他這次參選黨主席,就是經過勝選評估後的審慎決定。在整個選舉的過程中,從南到北,他與每一個能接觸到的人握手爭取支持;透過握手,他就能判斷這個人會不會支持他,這是他自己的滾動式民調。

  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吳敦義的江岷欽向中評社透露,黨主席選後,吳敦義也逐漸調整過去給人一言九“頂”的善辯、好辯印象,減少不必要的發言篇幅。對一個具有完整歷練的政治人物而言,這些改變象徵著無比旺盛的政治企圖心:為了求勝,吳敦義可以放下過去的經驗與身段,努力培養新的視野與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