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聖誕節遙想基督教的興起……

http://www.CRNTT.com   2008-12-26 09:57:01  


 
  基督教脫胎于猶太教,與生俱來的民族自豪感加上歷史上顛沛流離的悲慘命運使得猶太民族的集體意識堅信:既然自己是上帝“選中”的民族,而在現實世界中又遭受如此苦難,那一定是自己因爲過錯而受到了上帝的懲戒。與此相對應的另一種執著信念是:未來某個時間,會有一位真正的彌塞亞降生,帶領猶太民族洗清身上的罪行,重新獲得上帝的恩寵。

  這樣的民族心理中生長出兩條與當時世界上其他民族非常不同的特質:
  第一,人生來就是有罪的,人生就是一條漫漫贖罪路;第二,現世是不值得追求的,真正有意義的生活是在遙遠的彼岸天國。而後一條與柏拉圖哲學中的“理念/現實”二元論哲學相當吻合,實際上,早期基督教的理論家曾經從柏拉圖學說——尤其是新柏拉圖主義——中汲取了大量養分。當然,以托馬斯•阿奎那爲代表的後期基督教神學正統是以亞裏士多德體系爲基礎的。 

  從宗教傳播功效的角度看,基督教對猶太教最大的變革是將後者普遍化。猶太教是一種嚴格限制在猶太民族中的排他性教義,因爲它的根基就是:只有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這就排除了非猶太人信仰猶太教的可能性。基督教則撤除了這道藩籬,特別是在使徒保羅的熱忱推動和布道之下,基督教迅速擴散到整個地中海區域。保羅慷慨允諾,任何人只要信仰基督、追隨基督,就能成爲一個好的基督徒幷在來生獲得無盡幸福。保羅甚至還將行割禮和不食不潔食物(猪肉)這兩條猶太教歷來誓死捍衛(許多猶太人至今仍在捍衛)的教條也廢除了,他宣布,非猶太人基督徒不必行割禮,也不必遠離不潔食物。此後又經過兩三個世紀,由于信仰、民族、經濟和文化等許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基督教逐漸演變成了一場激烈的反猶和反閃族運動。客觀地說,歷史上伊斯蘭教曾經十分寬容地善待猶太人,而對猶太人迫害最烈的恰恰是西方基督教世界。 

  隨著羅馬西部帝國的衰敗和滅亡,最後一抹夕陽被地平綫吞噬,西方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于公元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又延續了1000年,直至公元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開始沉入了長達千年的中世紀黑暗之中,一直到文藝復興爲止。而與殘破不堪的經濟社會狀况截然相反的是,基督教終于在這個時期西歐精神世界的上空獲得了最後的徹底勝利,下一個時期的思想高峰則要等到17世紀以後的啓蒙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