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個農村高考落榜生的心路歷程

http://www.CRNTT.com   2009-03-21 09:43:57  


 
  在廣東寶安打工3年,吃盡了苦頭,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但不管日子過得多麼艱苦,求知的欲望卻從來沒有泯滅,工作之餘,我跑去寶安區圖書館,繼續高中時代的“不務正業”,從中獲取知識,也得到精神慰藉,感覺到世界的一絲陽光和溫暖。

  沒有學歷我不後悔,但沒有學歷,在中國這個崇拜文憑的學歷社會只會寸步難行。沒有辦法,我回到長沙,走自學之路,在湖南圖書館貪婪地吸取知識的營養,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機會終於來臨,1997年6月底,在長沙一個人才市場,一個民辦學校招聘大專學歷以上的教師。我以機智對答獲得了校長的好感,他破格答應讓我先去學校看看。為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我辭去工作,背水一戰,借住在朋友租來的房子裡,主動寫了一篇關於學校發展的建議書。校長很高興收下這份“見面禮”,並當場拍板:你就是我要找的人才!接下來的試講,我又在那批應聘的本、專科生當中獲得第一名。從此,我步入了民辦教育行業。從最基層的班主任老師做起,我在學校幾乎所有的中層崗位都鍛煉過,直至學校董事長助理、省級行業社團的副秘書長,成了一個業界認可、受人尊敬的民辦教育工作者。雖然無甚建樹,且因為沒有大學文憑喪失了許多發展機遇,但靠一己之力,一路走來,問心無愧。

  在民辦教育行業從業的十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學校才是好學校?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深感中國應試教育到了登峰造極、非改不可的地步,農村教育更是問題叢生。新中國成立60年了,但中國農村面貌改觀甚微,城鄉差別日益擴大,我認為除了其他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村教育問題積重難返。回憶起高中和複讀的生活,我經常會不寒而栗。其實,農村學生最需要的並不一定是考上大學,他們需要的是自信,是機會,是改變生存環境的鬥志。建議制訂規劃綱要小組的專家多多了解農村實際,那些華而不實表面花哨的教育方式只能更加重農村孩子的痛苦。

  我衷心希望,“沒法指望落後的教育”的感慨,不要留給我們的下一代!(作者:天行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