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20峰會開啟中國金融外交新紀元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08:14:30  


周小川建議建立“超主權貨幣”。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上海《新聞晨報》今天登載特約評論員馬光遠的文章“G20峰會開啟中國金融外交新紀元”,文章說,中國在本次全球金融峰會之前,頻頻出擊,無論是周小川建立“超主權貨幣”的建議,還是謝旭人要求國際儲幣多元化的呼籲,乃至王岐山在《泰晤士報》發表文章,表示中國願意增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表態,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最高明的選擇。不管王岐山、謝旭人和周小川的建議能有多少可行性,但至少已經將中國的聲音有效傳達到全球,這無疑是近百年來中國金融外交的一個轉折點和標誌性事件。全文如下:

  對於即將召開的G20峰會的前景,全球看好的人沒有幾個,這也符合目前各主要大國在應對金融危機國際協調方面分歧重重的現實。但中國財經高官在峰會之前,就國際金融秩序的改革異乎尋常地連續發出“中國聲音”,這種罕見的高調給注定無疾而終的峰會帶來一絲亮色和期待。

  無論是周小川建立“超主權貨幣”的建議,還是謝旭人要求國際儲幣多元化的呼籲,乃至王岐山在《泰晤士報》發表文章,表示中國願意增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表態,都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熱議。鑒於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國際金融領域一直奉行“韜光養晦”的低調姿態,這次主動連環出擊的舉動的確耐人尋味。

  事實上,中國的建議未必真的會成為本次金融峰會最後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但“中國聲音”的意義不容低估。如果將之解讀為晚近以來,中國在金融外交方面的首次主動亮劍,實不為過。揭開中國近代史,中國在外交領域的諸多屈辱,尤以金融領域為甚,每一次不平等的條約,最終都是以簽署不平等的金融契約為代價。而新中國成立以後,乃至改革開放以來,國力雖然日益隆盛,但在金融外交領域,中國一直缺乏自己獨立的聲音,最多的時候也是以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自居。這不僅和中國的經濟實力不相匹配,更無法在金融制勝的國際外交中維護自身的金融安全和國家利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