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大學的民主是太多了還是太少了

http://www.CRNTT.com   2009-04-06 09:12:18  


鄢烈山(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4月6日訊/上海《東方早報》昨天登載鄢烈山文章“中國大學的民主太多了?”,文章說,餘英時的門生羅志田先生認為我國大學的民主發展不是嚴重滯後,而是“超前”了。我“三思”又“深省”之後,覺得羅先生的論點與論證根本就站不住腳。全文如下:

  中國大學的民主是太多了還是太少了,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社會各界包括一些大學校長對此基本上是有共識的,即當前我國大學在管理方面亟須推進民主建設。

  在今年3月8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會上,16位政協委員作主題發言,痛批大學衙門化,他們說“大學校長不是官僚……大學校長應該是民主楷模……大學校長應該秉持學術獨立之堅定信念……”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邵鴻建議,改變大學校長的產生方式,民主遴選校長。激烈抨擊教育部高校評估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尖銳指出,“有些人把項目的思維、工頭的思維帶到大學管理中來”,表達了對高校管理不民主的強烈譴責。(以上引文見《南風窗》今年第7期)

  可是,有人認為我國大學的民主發展不是嚴重滯後,而是“超前”了。如果這話是某位教育界官員說的,可以不理睬,然而它是某著名高校“海歸”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餘英時的門生羅志田先生講的。

  羅教授先後在3月19日、4月2日的《南方周末》發表《學術需要民主嗎》、《學術評定不宜以多取勝》兩文,告誡我們不要把“民主”當“萬應靈丹”。

  請看他的兩段原話:“一個發人深省的現象就是,一般都說我們的‘社會主義民主’尚處於初級階段,但我們在不那麼需要民主的地方,又往往走在世界前列,比那些民主思想發源地的歐美國家,似乎還更‘民主’。目前大學裡的‘民主’趨向,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這樣一種超前的發展,部分可能因為我們試行‘民主’的時間太短,願望又太強……”;“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民主’是否真是萬應靈丹,同樣適用於教育和學術?讀書人和非讀書人,都可三思。”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