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發展應螺旋式上升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09:28:02  


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右)17日晚間在君悅飯店設宴歡迎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左)一行,席間兩人舉杯互敬,互動熱絡。(中央社)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台灣《經濟日報》今天发表社論“兩岸關係發展應螺旋式上升”。社論說,兩岸經貿關係必須正常化,雙方對此也已有高度的共識;但八年的落差不是一年拉得回,唯有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的螺旋式上升,才能踏得穩、走得久。全文如下:
  
  第三次江陳會本周末登場;依預備性磋商結論,兩岸將在金融合作、增加定期航班、共同打擊犯罪及開放陸資來台等四大領域簽署原則性協議,再交由行政部門細談具體內容。這次江陳會“逆向行駛”,先做原則規範,再談實際作法,與過往細節談定再簽協議的作法明顯不同;其間的變化既是主客觀形勢使然,也凸顯兩岸經濟協商已進入愈來愈實際、愈敏感的課題。兩岸關係由馬英九“總統”初上任的蜜月期進入磨合期,期待也須更務實些。

  從上周末的預備性磋商過程來看,雙方最有共識的應是三次江陳會議程,由最初擬議的6月,大舉提前到4月26日。雖說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這兩位依政府授權進行兩岸協商的民間人士會面時間未定律化;但以去年6月江陳一會、去年11月江陳二會、5月20日馬政府就職將屆周年的政治日程來看,政府期望以兩岸關係發展成果呈現施政績效的意圖明顯,北京方面也樂於配合。

  但是,這種主觀也促使三次江陳會在準備時間不足下有些倉促上路,很多實質卻影響重大、需要時間釐清的議題也因此拿不出什麼結果,使得這次在南京舉行的江陳會,雙方簽署的協議多屬原則性,留下不少想像或是彈性調整的空間;與一次江陳會時談定7月4日開放周末直航包機及陸客來台、二次江陳會簽署海、空、郵及食品安全等四大協議,並於12月15日實現兩岸大三通的明確相比,三次江陳會的可能成果顯得糢糊多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