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毅訪問美、加與兩岸關系

http://www.CRNTT.com   2009-07-01 11:39:59  


 
             兩岸三邊關系的宏觀層面 

  由王毅的美加之行,我們可以看出:一、九二共識為兩岸關系改善的基礎,北京對於一個中國三段論的表述仍然有效;二、兩岸培養政治互信極為重要,一中框架的表述方式值得重視;三、兩岸關系仍然先易後難、逐步解決問題,但卻又不能機械化的加以解讀,北京有原則的堅定性,但也有策略的靈活性,將與時俱進,把握機遇,政經并舉。 

  四、兩岸僑務休兵、聚同化異將成大陸政策,中國對民進黨的及中南部民衆的交流將會持續推動擴大;五、北京對於馬英九接國民黨主席一事,基本持中性、樂觀其成態度,仍在觀察走向,評估各種利弊;六、北京對美國的對台軍售問題仍會持續表達立場,但也希望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并將此與中美關系的良性互動連動處理,這與胡錦濤過去的發言相同。 

  看來就任新職一年多的王毅主任不但對北京對台政策的精神掌握得宜,對於兩岸關系的複雜也有深刻的體認,講話能够相當周延得體,多由正面出發,包容傾聽,還能引申,原則是堅持一貫,但策略卻是靈活多變,難怪連日前赴台訪問的美國前副助卿謝淑麗都對王毅出掌台辦語多肯定。 

  現在,我們再由更宏觀的層面來看看兩岸三邊關系的發展。 

  首先,若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北京當前的整體政策是把握中國發展及兩岸關系改善的雙重機遇,趁著馬英九主政、國民黨執政時形塑一股不可逆轉的氛圍和潮流,即使將來再度政黨輪替也無法反轉。所以中國當前對於不統、不獨也能容忍,只要台北不繼續往台獨方向發展,只要台灣不繼續碰觸其核心國家及政權利益,只要兩岸關系能够持續維持穩定,北京就能將所有心力用來處理問題叢生的內部問題。北京深信,未來美國對中國的期待將遠大於中國對美國的需要,只要中國強大複興,把中美關系搞好,台灣終將被其統一。 

  其次,再由美國角度出發,美國當前政策重點在於首先處理金融風暴所造成的後遺症;其次則是處理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及朝鮮半島問題;第三則是面對一個成長、茁壯,政經影響力都在擴大的中國。美國實在無心、也無力再在台海問題上分心,所以只要兩岸關系能够改善,台灣不給美國意外,再出難題就好。美國會持續鼓勵兩岸對話、溝通,降低緊張,建立軍事互信,但這并不表示美國對兩岸的治關系的快速進展不會有不同看法。由於美國對中國的走向仍有疑慮,台灣仍是一枚棋子,美國不會任令北京對台予取予求,美國對台軍售將會持續,有序、負責的推動。 

  第三,再從台灣角度觀察,若非國民黨一度失去政權,為了給民進黨制造困擾,想必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當時也不會走的這麼快、這麼遠。如今台灣固然需要大陸在經濟上的協助、外交上的善意、軍事上的自制、政治上的配合,但馬英九還有選舉政治、民意及反對黨的壓力,所以經濟上改善兩岸關系,政治上維持現狀應為當前政策主軸。馬英九政府深知,在可預見的將來,北京為了爭取台灣民心,為了讓國民黨長期執政,在很多方面都會對台灣容忍讓步,因此台灣方面實在沒有必要在政治層面讓步太多,而台灣和美國的關系則仍有改善的可能和空間。 

  換句話說,王毅的美加之行只是兩岸三邊關系中的一個插曲,中美台三邊關系若有變化,也只是微調方式的漸變、量變,三個公報一個法案的根本格局仍將局限三方的政策走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