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新能源市場 外資紛搶灘

http://www.CRNTT.com   2009-07-18 08:56:07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在全球常規能源逐步走向枯竭、環保呼聲日漸高漲的背景下,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不錯的選擇,這已成為全球能源界的共識。

  隨著節能等理念的推廣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導,新能源在中國本土的需求將會逐漸加大,未來市場潛力不可小覷,這也是外資巨頭覬覦中國新能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來從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這被認為是外國公司投資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一大動力。

  早在3月26日,中國財政部就發布了《關於就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的實施意見》和《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兩個文件,提出財政部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推出“太陽能屋頂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示範項目給予最高20元/瓦的補貼。緊接著,財政部又發文詳細解釋了關於“支持加快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的政策細節,這將大大促進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在已經發布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體現了對新能源的支持。期待中的能源產業振興計劃將可能很快出台,有望明確新能源發電的份額,提出與電網系統相關的對接辦法、技術標準,進一步在財政、價格、稅收、技術研發等方面給予支持。

  新能源產業正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而金融危機中的政府大量投資大大推進了新能源行業發展進程。

                警惕盲目擴張勢頭

  當外資巨頭都在為布局中國新能源產業蠢蠢欲動、躊躇滿志之時,有一種聲音卻不能被忽視:“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盲目擴張的勢頭必須加以警惕。”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從理論上講,新能源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新能源要想大規模走上歷史舞台尚需時日。

  新能源產業運營成本高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產業發展規模化程度不夠,沒有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產業發展空間。相對於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來說,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仍處於初級階段,其前期投入成本高,風險大。

  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量是每年73億噸標準煤,但開發量尚不足4000萬噸。儘管中國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且部分技術實現了商業化,但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障礙確實是客觀存在,主要表現為多數可再生能源產業運行成本過高和市場容量相對狹小。

  新能源產業化面臨技術、成本、體制障礙,且新能源產業的推進和發展往往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會阻滯其發展步伐,因此適時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就顯得十分必要。

  有關專家指出,新能源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技術、成本、體制障礙是相互影響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互為因果。所以發展新能源產業必須樹立系統思維,統籌兼顧,需要對現有的能源產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動大手術。總之,發展新能源猶如開啟破冰之旅,過程雖充滿艱辛和困難,但前景令人期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