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危機 中亞國家摒棄前嫌求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09-07-25 00:32:13  


中亞國家正努力摒棄前嫌,不僅相互關係存在改善的良好勢頭,而且在經濟、貿易等領域尋求協調、團結與合作應對金融危機。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評論員 齊雲鴻)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波已經波及到中亞地區的背景下,中亞國家努力摒棄前嫌,不僅相互關係存在改善的良好勢頭,而且在經濟、貿易等領域尋求協調、團結與合作應對金融危機。

  由於歷史、地緣和大國的關注等因素,中亞地區民族成分多樣,宗教信仰也比較多樣,一個國家內部擁有事實上的100多個民族司空見慣,由於這些國家都推行妥當的民族政策,嚴厲防範並打擊極端勢力,民族關係和宗教關係比較融洽。

  2009年7月,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發起、由哈政府籌辦的第三屆世界與傳統宗教領袖大會在哈薩克斯坦成功舉行,會議旨在推動世界各宗教教派進行對話、和諧共存,並促使宗教領袖在國際安全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各國在界劃定方面的分歧逐步減少,許多邊界已經劃定。但有關國家阿姆河、錫爾河等跨界河流用水方面存在一些糾紛。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上游國家由於能源儲藏貧乏,電力缺乏,希望增加水電開發,據報道塔吉克建成必要數量的水電站後每年看發電5270億千瓦時,目前僅開發190億千瓦時。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下游國家能源蘊藏比較豐富,但擔心上游國家的水電開發影響其自身工業和農業用水,因而對上游國家在跨界河流上攔壩蓄水或修建水電站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對聲音,一些國家希望歐盟等域外多邊組織介入協調。烏茲別克的棉花産業系支柱産業之一,嚴重依賴發源於塔吉克斯坦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水源,塔吉克、吉爾吉斯的電力和油氣供應依賴下游國家。由於水資源糾紛,下游國家不時減少或中斷油氣管線供應,或提高供應價格,反過來又增加了上游國家透支蓄水、用以發電的壓力。

  在地區外部力量協調以及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中亞國家為解決水資源糾紛進積極進行協商。歐盟撮合有關國家召開中亞水資源會議,就2009年各國用水達成臨時安排,下游國家保障對上游國家的電力和天然氣供應,上游國家則保障下游國家用水。根據2008年10月塔吉克、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簽署的有關協議,土庫曼斯坦將向塔吉克斯坦出口12億千瓦時電能,這些電能通過烏茲別克輸送到塔吉克。經過談判,烏、塔之間的凱拉庫姆水庫蓄水問題已部分解決。

  中亞國家就水資源問題達成的初步協議有利於緩和各國關係和地區局勢,加強中亞國家協調和團結共謀發展的能力。同時,烏茲別克認識到農業節水的重要性並開始推廣滴灌技術;雖然反對上游國家在跨境河流上修建水電站,但不反對塔吉克在其內河上修建水電站;改變單純反對在跨界河流修建電站的立場,探索通過參股等方式加入上游國家的水資源開發。烏塔關係趨於改善,2009年3月兩國恢復中斷17年之久的飛機直航,塔吉克還部分同意了兩國的邊界劃界協議。

  中亞國家在共同促進地區和平發展方面取得共識。2009年3月《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正式生效,中亞繼拉美、南太平洋地區、非洲及東南亞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無核武器地區,也是北半球建立的第一個無核區。在邊界方面,中亞國家獨立之初模糊的邊界許多已經得到劃定,一些正在規劃之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