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美角力 影響獨聯體

http://www.CRNTT.com   2010-02-26 11:44:13  


烏克蘭的選舉結果,亦影響俄美之間的戰略佈局。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訊/“俄羅斯對於獨聯體的政策基本上是盡量不使用軍隊,除非美國希望發動一場小規模戰爭,這樣俄羅斯和美國交互影響獨聯體國家將會成為常態。美國對於獨聯體國家具體政策的影響會加強,而俄羅斯會側重於加強對於政權領導人的影響。”《大公報》今天登出學者吳非、胡逢瑛的文章“俄美角力影響獨聯體”,對俄美關係進行分析。文章內容如下:

  2月10日,烏克蘭總統選舉中,親俄反對派領袖亞努科維奇以48.95%得票率,險勝得票率45.47%的現任女總理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隨即發表勝利演說,呼籲季莫申科辭去總理職位,避免國家面臨另一場危機。季莫申科副手兼副總理圖爾奇諾夫隨後發表聲明,指選舉存在系統性舞弊,“嚴重影響結果”。應該講,如果亞努科維奇政治操作手法細膩的話,烏克蘭會平穩過度,民眾會拭目以待看新政府親俄羅斯政策的結果。在這個回合中,俄美兩個超級大國在烏克蘭的角力,以俄羅斯暫勝告一段落。

                      俄羅斯“等待政策”奏效

  在烏克蘭、格魯吉亞和吉爾吉斯發生顏色革命之後,普京周邊的智囊在總結經驗時,最集中的意見就是,此時俄羅斯絕對不能夠出兵這些國家以改變選舉或者顏色革命後的結果,俄羅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西方國家滲透的結果。俄羅斯需要採取的措施,首先是防止西方國家在俄羅斯內部的滲透,如果俄羅斯一些知名記者掌握一些官員或者領導人的行為劣跡,俄羅斯需要掌握這些非政府組織和記者們的行動和擴張的細節。俄羅斯一位知名女記者之死據說可能與其本人掌握車臣戰爭細節有關係,這裡可能有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下台的關係。

  普京周邊的智囊核心多數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對抗西方的冷戰專家,這與總統梅德韋傑夫周邊的智囊有非常大的區別。梅德韋傑夫周邊歐洲派比較多,國際對抗的經驗較少。普京的一些智囊認為,在俄羅斯歷史上,彼得大帝是施行西方式的政治改革,葉卡捷琳娜則在沒有觸及西歐利益的前提下,將沙俄向東方、南方擴張,而真正向西歐擴張的沙皇是亞歷山大。當亞歷山大打敗拿破侖後,沙俄的軍隊進入巴黎。俄羅斯有一派的智庫就認為,把拿破侖的軍隊趕出沙俄或者只進入普魯士就好,進入巴黎使得西歐直到現在為止,都對俄羅斯抱持敵意。另外,斯大林在二次世只大戰取得勝利之後,在東歐的快速擴張,同樣引起西歐國家的不安,特別是蘇聯在匈牙利、捷克和東德的擴張,使得美國有長期存在於歐洲的理由。同樣,1917年十月革命和1945年後芬蘭脫離蘇聯也是當時政策的失誤。

  蘇聯不應當在西歐國家的地緣政治地盤擴張,是俄羅斯智庫的一個共識,同樣俄羅斯需要盡全力阻止西方國家在獨聯體國家擴張。儘管有一些獨聯體國家的經濟實力並不強,如格魯吉亞和吉爾吉斯,但這些國家地理位置重要。這其中需要讓這些國家適當釋放當初對於蘇聯政策的不滿情緒,比如八十年代在烏克蘭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件,直到現在為止,住在周邊的居民仍然受到核輻射的危害。烏克蘭對於俄羅斯的怨氣是可想而之的。

  現在非政府組織和美國的利益集團已經深化其在獨聯體國家的利益。2006年,索羅斯基金及開放社基金會需要哈薩克斯坦對石油、天然氣和礦業公司審查和銷售透明化,為此基金會建立名為“石油利潤─公眾監管”的機構,該機構是索羅斯基金會發起的非政府組織聯盟,旨在監督哈薩克斯坦執行開採工業透明倡議的情況。該聯盟的分析促進了政府頒布關於透明性的政令。其中最重要的政令是規定所有的石油、天然氣和礦業開採公司,在哈薩克斯坦參與新項目投標之前,必須簽署採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EITI)。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