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城鄉對立:讓泰國“血流不止”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10:26:30  


 
    “惠農措施”讓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泰國的“惠農措施”雖然名目繁多,但結果往往是“富者更富、窮者更窮”。以在泰國農村推廣的“免費教育政策”為例,貧困家庭由於無力支付政策附帶的許多額外費用,因而無法真正意義上享受到免費的教育。

  “糧食價格保證政策”又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研究機構泰國發展研究所(TDRI)調查顯示,農民只從政府的這些計劃中獲得40%撥款,不僅腐敗在侵蝕撥款,政策的很多規定實際上也無法保障貧困者的需要。這些名義上針對貧農的優惠政策,實際上往往讓富農享受到更多優惠,(因為)他們不僅能“自給自足”、還生產出了剩餘的大米進行銷售。即使在2008年全球大米價格飛漲之時,泰國東北部種植水稻的農民生活的平均水平,也並未得到明顯提高。 
 
    “惠農措施”把6成低收入農民排除於福利之外 
 
  據《曼谷郵報》文章中披露的泰國統計局數據顯示,泰國每10個勞動者中就有6人被定義為“非正式勞動者”(informal workers),而這些“非正式勞動者”不能享受養老金、沒有醫保、更不受失業保障。而這些人中的60%,是泰國農村地區的低收入農業工作者。自2005年到2009年間,泰國的“非正式勞動者”群體還一直穩步增長,從2千5百萬大幅增加到了6千3百萬。

  政府長期替中產說話,草根靠衝突爭奪話語權

    泰國農民:話語權匱乏、被政治左右的“選票工具” 
 
  對於泰國農村的政治生活現狀,英國《衛報》一篇文章的評論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泰國東北部地區農民)也許已吃得足夠飽,但他們的經濟機會、社會地位改善根本上被約束了——劣質的教育和傳播官方信息的國營媒體,是他們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基本途徑。 
 
  泰國農民不僅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結構分散,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在缺乏組織的情況下,難以爭取到政治話語權或經濟權利,這讓他們長期處於被壓迫的邊緣狀態,這一現實讓農村選民成為“選票政治”的工具。在他信政府提出“草根政策”的農村發展綱領後,不少農民即變成他信的黨派的追隨者。在2005年眾議院選舉中,在農村選民的支持下,他信的黨派就一舉拿下500個議席中的377席。然而,貢獻了選票之後,農民從政治家處獲得的,卻往往是腐敗和行賄的回報。 
 
    城市中產:權利兼得、壟斷話語權的“精英階層” 
 
  從威權統治時期到上世紀90年代的“多黨並立”時期,泰國的軍人集團、官僚集團、地方政客與城市中產階級結成的“精英聯盟”,不僅分享著城市發展紅利,還始終把持著泰國政治的主導權。泰國的城市中產階級由於緊靠權力中心、又有較高的組織性,大部分支持泰國的“保守派勢力”(包括王室、軍人集團、行政司法官僚、曼谷中產階級及部分學者)。 
 
  只占總人口20%的城市中產階層,與占人口總數80%的“草根階層”自然有著極其不同的利益訴求。為了爭取政治話語權和經濟發展資源,曼谷中產階級常通過非暴力的“街頭政治”(示威遊行)向政府施壓。擁有多家主流媒體的泰國媒體大亨林明達、泰國國企工會領袖宋薩,都是這些城市精英的典型代表。為了達到目的,城市中產還善用人脈和資金等手段,如給示威者發放現金等;這讓經濟上處於劣勢又缺乏組織的“草根階層”的話語權進一步受到擠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