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開“收藏會所”的神秘面紗

http://www.CRNTT.com   2010-10-16 10:04:22  


 
別掉進陷阱

  既然明明不具備會所的特質,又為何偏偏要搭乘這班車呢?理由當然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原因無非是因為這名字“夠範兒”。

  如果“會所”這個詞聽起來還是有點陌生的話,那麼“俱樂部”一定是幾乎人人熟悉的事物。其實,會所的原名就是俱樂部,來源於英文club,“俱樂部”是音譯,“會所”則算是意譯。

  上世紀90年代,國內第一批頂級私人俱樂部在北京出現,完全的會員制,絕對的私密性,使這些俱樂部成為富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然而,在此後不久“俱樂部”趨於泛濫,各樣場所都想用上這塊招牌,很多“山寨版”林立於市井街頭,於是“會所”不知從何時開始映入人們的眼簾。遺憾的是,“會所”走上了“俱樂部”的老路,輪回再現一般地泛濫開來。如今,幾乎隨便一個稍微像樣點的樓盤、社區,都有自己的會所,有些只面向業主服務,業主就是會員,有些則也對外營業。

  收藏會所是眾多種類的會所里面的一個分支,自然具備會所的特點,可是,它是應該具備最開始所謂會所或俱樂部的高端性、私密性,還是跟從後來蜂擁而上的概念化處所呢?這一問題顯然沒有答案,連會所這一“母體”都已經無限制地隨意化,更何況作為“子體”的收藏會所呢?

  其實,會所不過是個名字,關鍵還要看內核。所謂的“會員制”因為能讓藏家生發出“找到組織”的感覺而備受青睞,商家也正是抓住了藏家的這種心理,在會所這一概念上大做文章。當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藏家們經常聚會、交流,益處很多,然而,在“向組織靠攏”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事實上,目前國內收藏會所五花八門、魚龍混雜,一不小心就容易進錯了門,很多所謂的收藏會所只不過打著這塊仿佛高高在上的招牌,以此牟利。

  取了個看似高端的名字,藏品卻未必高端,“會所”的噱頭不過是為了給人心理上的暗示:我很高端。其實,名字終究只是名字,真正的內核如何才是收藏者“尋找組織”時最應該考慮的。

  作者:孔祥祥 來源: 中國文化報 2010-09-1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