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三足鼎立”布局中國金融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10-10-12 09:06:00  


 
  北京力推國際影響力

  文章稱,北京作為中國眾多金融機構總部聚集地和“一行三會”(即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監會和中國保監會)等金融決策監管機構的所在地,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扮演著資金調度中心、決策監管中心等重要角色。因而在布局中國國際金融中心體系的過程中,需要發揮北京應有的作用。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金融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同樣意味著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地位的提升。

  加強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能力。首先,強化中國人民銀行宏觀金融審慎監管職能。本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凸顯了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加強中國人民銀行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統計局、商務部和外管局等相關部門的聯繫和溝通,全面把握宏觀經濟和貨幣金融體系的運行情況和潛在風險,進而採取具前瞻性和有效性的政策措施。在具體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也有必要對資產價格變化給予更多關注,防範資產泡沫積累引致的金融風險。

  其次,提升“三會”微觀監管的水平和效率。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三會”各自的監管水平,實行更有針對性的現場檢查和更為有效的非現場檢查,加強預警機制和對違規活動的懲治力度,及時發現並化解微觀金融機構相關風險;另一方面,“三會”之間也應加強聯繫,建立長效的人員、數據和監管動態等內容的互動交流機制,合力實現對從事金融混業經營微觀主體的聯合監管,盡可能減少監管真空並消除監管重叠。

  再次,密切關注國際金融監管動向。本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金融穩定委員會、巴塞爾委員會等全球性的金融監管機構以及主權國家金融監管當局對既有的監管思路和方法、監管機構設置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反思,國際金融監管正在經歷著劇烈的變革。毫無疑問,中國金融監管當局應當密切關注國際金融監管的發展趨勢和動態,對於同樣適用於中國金融發展現狀的監管理念理應逐步引入,經過必要的消化吸收,防止盲目的金融監管國際化抑制中國金融發展或加大中國金融風險。

  發展新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其一,繼續發展產權交易市場。2009年,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交易額突破了100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產權交易市場。未來北京產權交易所可在繼續鞏固國有產權業務的基礎上,拓展包括環境交易所、林權交易所、知識產權交易所等新的產權交易業務平台,積極創新交易品種,拓展服務領域,不斷做大做強北京產權交易市場體系的整體規模。此外,還應通過不斷擴大和深化試點,完善相關交易和結算制度,促使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市場逐步發展成為全國性非上市公司股權的場外交易市場,以彌補北京缺少場內交易所的短板。

  其二,鼓勵開展碳金融業務。國際碳金融業務發展非常迅速,而中國在這一領域卻還相對落後,碳金融業務的話語權缺失嚴重,發展碳金融業務勢在必行,而北京在中國碳金融業務的發展過程中大有可為。在國際碳交易過程中,逐漸引導人民幣計價結算產品的推行,隨著碳交易規模的擴大,會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有效的催化作用,北京金融的國際影響力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其三,建立信貸資產轉讓市場。中國適時建立信貸資產轉讓市場有非常重大的積極影響。一方面,隨著中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規模日漸龐大,建立信貸資產轉讓市場可為商業銀行靈活資產負責管理,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優化信貸規模節奏創造更為便利的外部條件;另一方面,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實行新巴塞爾協議的關鍵時期,資本充足率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經營最為重要的約束機制,信貸資產作為中國商業銀行的主要資產,建立信貸資產轉讓市場能夠從橫向打開商業銀行之間資產的流傳通道,有效提升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的靈活性,從根本上提升中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

  其四,促進新型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新型金融機構的發展對優化北京金融結構和豐富北京金融業務的同樣也非常關鍵,有助於北京金融整體實力和影響力的提升。為促進新型金融機構的發展,可以在注册資本規模、市場准入、稅收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優惠政策,增強北京對國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