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楊連寧:三重賦斂的中國模式獨一無二

http://www.CRNTT.com   2010-11-06 09:42:33  


 
  國企的“抓大放小,有進有退”過程,其實是個有主有次、有先有後、有大有小、有強有弱的企業區別劃分過程,也是個有保有棄、有親有疏、有薄有厚的企業差別化待遇過程。這麼一個通過識別而差別化對待的政策核心,平心而論,既不是平等競爭的市場統一規則,更不是個公平的制度構建。實質上,這是通過分割企業而分割行業、分割資源,分割利益,分割市場的過程。面對今天這個制度性製造貧富分化的二元市場或半市場,你覺得奇怪嗎?不奇怪嘛。

  當然了,你會說完全市場也太理想了吧?超正點的公平市場哪裡有嘛,地道的自由競爭哪裡有嘛,“不完全競爭”滿世界都是嘛。我說也對,理想的市場的確沒有,但壟斷比重這麼高,壟斷的程度這麼高,兼有了自然壟斷、行業壟斷和行政壟斷3重壟斷,以及寬泛至資源、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幾乎所有基礎產業,頂端至金融、保險、通訊、科技、網絡、信息、醫療、教育、文化、新聞等產業,幾乎全是國企主導的領域,滿世界的確沒有。最適宜自然壟斷的土地,普世模式是私有化的。最適宜行業壟斷的郵政、鐵路、航空等,普世模式也可以是民營化的。最適宜行政壟斷的武器裝備等軍工生產,普世模式一直也有民企在競爭。說穿了,“不完全競爭”畢竟還是市場競爭,跟國內常見的“我花開後百花殺”的強迫交易與強迫消費,壓根兒不是一回事兒。

  壟斷寡頭憑什麼能吃霸王餐?憑借其耀眼的政治光環,獲取了無人能敵的市場霸權。它們打著抽象的“國家利益”、“全民利益”的名義,拉大旗做虎皮,包著自己嚇唬別人,目的是維持和擴張自己超經濟的特權。維護特權王國的實質是維護特權利益,實行超市場的變相收稅、收費。搞笑的是,政協發言人趙啟正用來反駁“國進民退”的數據,竟是2009年度私企效益遠高過國企。我以為這組數據真是幽默,能從常識角度對我們再次啟蒙:原來國企的效益還是這麼差呀!我還以為他們真像自己展示給社會的外表那麼輝煌呢。

  對此,我們只能得出一個邏輯的結論,只能顛覆國企優於私企的價值偏好:國進民退,就是汰優擇劣;民進國退,才叫優勝劣汰——如若不信,你不妨讀讀這組數據:“2009年,中國私營企業和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的同比(今年比去年叫同比)工業增加值,私營企業是18.7%,國有企業是6.9%。總資產或者說資產合計,私營企業增長20.1%,國有的是增加14%。從業人數,私有企業增加5.3%,國有企業增加0.8%。主業務收入,私營企業增加18.7%,國有企業降低0.2%。企業利潤方面,私營企業的總利潤增加17.4%,而國有企業負4.5%。(趙啟正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