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老國語課本何以至今仍獲好評

http://www.CRNTT.com   2010-11-19 10:19:42  


《開明國語課本》、《世界書局國語讀本》和《商務國語教科書》,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重印的民國國語課本系列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訊/“語文教材是學校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材料,不僅要傳達出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而且要通過基本的識字教育過渡到美德教育和修辭教育。這裡的美德,不是空泛的說教,而是有根植於傳統文化歷史深處的最根本的價值理念,並且把這些歷久彌新的道德,用美好的修辭表達出來。”東方網今日登出《收獲》雜誌副主編葉開的評論文章“老國語課本何以至今仍獲好評”,其內容如下:

  《南都周刊》今年第44期的報道《語文教材:從民國到現在》裡說到一句讓人感慨的話:“葉聖陶主文、豐子愷插畫、1932年版《開明國語課本》重印本賣斷市了,連出版社都沒貨。同期重印的老課本系列在網上收獲好評一片。”

  這裡提到的三種教科書:《開明國語課本》、《世界書局國語讀本》和《商務國語教科書》,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重印的民國國語課本系列。由葉聖陶主文、豐子愷插畫的《開明國語課本》,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餘版次。《商務國語教科書》由大出版家張元濟親自主持編寫出版,1917年出版後十年間,發行量高達七千萬册以上。

  這些國語課本,在當時的定位和目標都極為明確:以母語教育為本,傳遞傳統核心文化價值,吸收現代西方文明精髓及新式教育思想,將新的教育理念和傳統文化精神有機融合。這些教材不僅著眼於傳達傳統的核心價值,而且寬宏地容納了世界最新的人道主義思想。對學生不是訓誡和管教,而是引導和培育。並不以單一而強橫的標準答案來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能博納多種價值和寬容各種思想,從而在國家仍然積弱時努力增強學生的自信與大度,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思想。

  在此之前的多次回答記者採訪時,我都鬥膽強調,語文教材是教育思想的體現,有什麼樣的教育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語文教材。對比這些八九十年前的老國語課本,再考量新舊兩種教材的核心教育思想,我對所謂的“新”與“舊”這兩個字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被我們下意識地理解為“舊”的教材,因其濃烈的人道主義思想飄香,反而顯得歷久彌新。有些美好的價值,流經八十年仍然熠熠生輝,有些虛偽的課文,即使只是被我們閱讀一次,也已經陳腐不堪。判斷課文的優劣,不能僅僅著眼於時間的單向順序,而要著眼於思想的包容度和人文價值的傳承。

  我們目前的語文課程標準,把語文工具化,而失去了人文性考量。其培養目標不是使得個人自我完善的公民,而是建設者——其象徵是“螺絲釘”。由於老國語課本的教材編寫並不由政府指定機構壟斷,當時的優秀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學者,都熱心從事編寫小學國語課本。《開明國語課本》的編寫,就是典型的頂尖專家強強聯合打造出來的精品。

  小學國語教育是國家文化昌明的百年大計之核心基礎,一點馬虎不得,疏忽不得。

  根據前輩的成功經驗,現在的小學語文教材,無論如何都應該放開控制,提供自由的出版舞台,讓各種教育團體組織最優秀的文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出版家和學識精深的優秀學者來共同編寫。教育主管部門只需要組織專家委員會來對各類出版物進行公正合理的評估和推薦,而不是現在這樣恰恰相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