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要素市場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短腿”

http://www.CRNTT.com   2010-12-31 08:27:41  


 
  但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依然是一個典型的“二元”勞動力市場,由於不完善的戶籍制度、人事制度、經濟體制等制度層面上的原因,勞動力市場被分割成高級勞動力市場(如大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等)和低級勞動力市場(如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等)。

  一般來說,在高級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工資較高,福利待遇較好,升遷機會較多;在低級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的工資較低,福利待遇較差,升遷的機會也較少。在分割的勞動力市場中,勞動力在兩類市場之間難以流動,即使流動也是成本十分高昂。

  更為重要的是,勞動力市場的價格決定也由於制度性障礙而出現了扭曲,就業歧視和分配不公現象嚴重。就業歧視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性別歧視、身份歧視、身體歧視、地域歧視等。其中又以戶籍制度造成的身份歧視尤為嚴重,其受害者主要包括農民工和沒有本地戶口的“蟻族”。

  其次,資本市場功能不完善。資本市場既是籌集資金的重要渠道,又是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場所。從理論上來說,利率作為資本市場的價格“信號燈”,應該由資本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如果利率這個價格“信號燈”失靈,那麼不僅會導致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還會導致宏觀調控決策的失誤。

  長期以來,中國的利率水平低於正常的市場利率水平,導致對資本的過度需求。一般認為,民間借貸利率由於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因而更能反應資本的實際價格。按照規定,民間貸款利率最高不超過基準利率的4倍,但在實際中利率水平往往要超過這個限度。

  利率水平偏低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由於利率水平遠遠低於房地產和實物投資的預期回報率,這種差異是造成過度投資和房地產投機的根本動力。此外,利率偏低還導致了資本使用效率的下降,各種各樣的重複建設現象十分嚴重。

  最後,土地市場仍不規範。中國的土地市場是一個典型的賣方壟斷市場,離真正的市場化目標相距甚遠。表面上看,自2004年開始實行土地“招拍掛”制度後,土地的價格是由自由競拍而得,其實不然。由於土地的國有制,其供給量往往取決於政府的偏好。更為嚴重的是,現行的地方財政體制嚴重依賴於土地的出讓金,即是一種典型的“土地財政”。土地出讓金本來屬於政府的預算外收入,也被稱作“第二財政”。

  不過,在不少地方,“第二財政”早已取代“第一財政”而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稅收及城市擴張帶來的間接稅收占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淨收入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這樣,地方政府就可以通過控制土地的供應速度和面積,從而掌控土地價格的變動。而實際上,為了維持更高的地價以獲得更多的土地出讓金,地方政府的供地計劃大多不能完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