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調控的市場規律與法治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11-05-03 08:18:30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市場經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儘管如此,它還是會出現失靈的狀況,所以需要政府進行適當的干預和糾偏,這個過程,被稱為宏觀調控。但政府調控也會失靈,所以需要遵循一些原則,比如實事求是、法治精神、市場規律以及符合社會公共利益和最廣大人民的長遠和根本利益等。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最近有些調控政策似乎遇到了尷尬,需要我們進一步反思,以便於更科學地進行調控。

  比如菜賤傷農事件,去年年初,有關部門還在因為蔬菜價格上漲,要求各地一把手實行“菜籃子”負責制,要求增加蔬菜供應,不斷鼓勵菜農擴大種植面積。現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卻因為供大於求,導致一些地方的蔬菜賣不出去,只能爛在菜地裡。如今,一些部門又不得不下發通知,部署各地應對蔬菜滯銷問題,並要求各地組織直接採購滯銷蔬菜。

  應該說,職能部門的出發點是好的,一方面,不希望因為蔬菜價格上漲過快,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價格太低,影響菜農的種植積極性。但是,我們總不能始終處於鼓勵擴種和滯銷傷農的兩端,做鐘擺狀。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我們應該怎麼辦,需要認真分析,找准原因,對症下藥,從長遠解決問題。

  文章稱,在這個事件中,不認同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分析。有些甚至認為,這是農民小生產方式造成的惡果。試問,我們都小生產方式這麼多年了,為何偏偏此時出現這樣的問題?在現有的國情下,我們還擺脫不了這樣的生產方式,難道就只能歸宿於菜賤傷農的結局?

  還有些人歸於天氣原因和周期影響,也是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這些因素歷來存在,今年也不見情況尤甚,影響不可能如此突然。

  更普遍的說法是供大於求,所以導致滯銷。這種觀點,似乎很符合市場規律,但矛盾的現實是,為何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一些城市的蔬菜價格並不見下跌跡象?反倒是一些市民還在抱怨蔬菜價格的昂貴和上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