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需要怎樣的宏觀視野?

http://www.CRNTT.com   2011-06-28 08:44:24  


 
反對派擔心兩地融合收縮生存空間 

  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必須既體現進步觀念,又切合實際情況。假如香港依然處於英國管治之下,她可以也可能由“殖民管治”向英式民主政制轉變。問題正在於,那是一種“假如”,香港已實實在在地轉變成了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另一方面,假如香港依然為英國所管治,近10多年來,她能夠從國家經濟騰飛中取得如此巨大的得益嗎?所以,不能生活在“假如”的空想或幻想之中,而是必須面對活生生的現實。 

  從2003年6月29日以來,目睹CEPA生效並不斷深化,反對派在長達約7年的時間里一直對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持默認的態度。只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眼看香港經濟融入國家主體經濟的步伐日益加快,反對派自覺如繼續置若罔聞則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才出聲反對和出力阻撓。然而,大勢已去,螳臂豈能擋車? 

  世界大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反對派會說:民主不正是普世價值,香港和中國內地實行民主不正是順應世界大勢?回答是:民主一般原理固然相同,但是,民主在不同國家(地區)的實現程度和方式因不同國家(地區)歷史條件和現實狀況不相同而呈現多樣性。 

  來源:香港文匯報2011-06-2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