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緬甸民族政策對中緬關係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1-09-13 09:52:07  


 
  首先,中緬雙邊互信關係難以深入。基於地區動蕩不利於經濟發展和帶來難民安置壓力原因,中國事實上反對中緬邊境發生戰事。顯然在緬民族問題解決途徑上中緬存在分歧。這不僅給緬政府造成誤解,緬北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更加重了緬對民族自治的疑慮。儘管中國是緬甸在國際上最重要支持者,而緬一味軍事行動也會增加中方不快。緬政府軍挑起果敢戰爭和最近與克欽獨立軍的戰事,都反映中緬互信關係在深層上的裂痕。

  其次,損害中緬安全合作關係。經過二十年發展,緬政府軍實力已大大增強,武力解決民地武的鷹派主張逐漸風起。最近的緬北戰火再度打破邊境地區太平,人們不禁要問:都和平了20年,為什麼現在要以武力解決?下一個戰爭會在哪裡?戰爭對地區和平穩定局面形成挑戰,同時一味武力解決民族問題不僅引發中國經濟安全隱患,還把一些民地武推向西方反華反緬活動懷抱,給中國西南邊疆安全帶來威脅。

  再次,以武力消除民族矛盾和武裝割據惡性循環,使中緬關係複雜化。緬政府沒能正視各少數民族地方組建民主政黨這種新形勢變化,仍一味採取消滅和排斥政策,阻撓其參與國家事務機會,反加劇了國內民族矛盾,致使民地武彼伏此起。而無數民地武的存在,不僅不利於緬國內穩定發展,更對中國-東南亞大通道建設與管理形成黑色屏障。使得爭取民族權利運動和消滅該運動的戰爭長期惡性循環。態勢不僅對中國經濟安全形成隱患,更使中緬關係走向複雜化。

  總體上,緬甸民族問題涉及中緬兩國核心利益,是中緬友好關係的一道鴻溝也是一座橋梁。緬民族政策揭示中緬關係存在這樣一層隔閡:緬政府願意保持與中國良好關係,但同時認為要靠自身力量解決民族問題;而中國雖反對緬一味武力解決民族問題,但表現為不干涉並期望東盟內部解決心理,對緬關係比較注意氣勢內斂。

  如何讓所有利益各方都找到自身滿意位置,中緬雙方需要政治智慧。尤其需要形成一種以現實主義態度對話和放棄過時政治偏見的全新認識,使友好合作不只局限於共同利益,還可拓展到不犧牲自身核心利益情況下彼此利益互補的進程。只有兼顧處理好各方利益,才更有利於實現緬甸民族國家的構建和中緬友好關係往更理想方向發展。

  作者:吳思震 任職於中國中央民族大學,研究民族問題與國際關係的苗族學者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9-0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