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化興國戰略與中華民族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11-10-16 08:07:38  


 
  文章稱,以產業經濟學的視角觀察,文化既是全球競爭的目的,也是全球競爭的手段。一般來說,一個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大致上都會沿著從農業到輕工業、接下來到基礎工業、再到重化工業、然後到高附加值工業、最終到現代服務業和知識經濟的路徑演進,而文化產業正是現代服務業和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以現代服務業和知識經濟為特征的第三產業在全球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一些發達國家則已發展成為支柱產業,這個領域里的全球逐鹿已悄然展開。數據顯示,美國文化產業占到整個GDP的1/3,而中國去年的這個數據僅為2.75%。在世界文化市場上,中國的份額不足4%,而美國占43%,歐盟占34%。要打破這種格局,贏得競爭優勢,中國必然要重視和發展文化產業,並以文化產業發展驅動整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來發展,是符合產業演進邏輯的必然選擇,也應該成為實施文化興國戰略的前奏。

  中國已經具備了實施文化興國戰略的基礎條件。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波瀾壯闊、沉澱厚重,為中國文化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素材和物質積累;三十餘年改革開放氣勢恢宏、成果豐碩,為中國文化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經濟保障和技術支撐。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國民消費的升級,必將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目前,中國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但文化水平還滿足不了綜合國力、經濟增長、國民素質發展的要求,而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判斷,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將步入快速發展通道。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5.8%。2004年至2008年間,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3.3%,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近5個百分點;2008年至2010年間,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4.2%,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近一倍。十七屆六中全會即將審議通過的有關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必將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騰空而起的推進器。

  文章表示,廣義的文化包括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則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所以,無論是從廣義上講還是從狹義上講,中國文化的復興即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文化產業崛起的背後,是一個國家主流核心價值的培育和長期國家文化意識的積澱。對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而言,企業興則文化興,文化興則民族興。推動中國文化復興,這是文化企業必須肩負起來光榮而艱巨的使命,責無旁貸,任重道遠。雖然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還面臨著體制落後、融資困難、創新不足、人才缺乏、實力較弱等諸多問題,但高層決策者的號角已經吹響,文化企業衝鋒陷陣的時刻已經來臨。我們期待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文件能掃除更多障礙,為中國文化企業的發展增添動力,為文化興國戰略的確立和中華民族的復興發出先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