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成本向農民轉移源於話語權貧弱

http://www.CRNTT.com   2012-03-13 09:23:20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近日表示,在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要不失時機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同時要注意保護農民利益,防止出現把改革成本向農民轉嫁的傾向。杜鷹表示,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不是簡單的一張紙,而是兩種不同的福利體制,之間存在巨大的福利差。

  紅網刊登時評人禹海君文章認為,改革成本向農民轉移,源於農民在改革中話語權貧弱。所謂話語權,是指一定的主體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所具備的對社會行動及其決策規則進行言語規範的權利。可是,大多數人都存有嚴重的“官本位”意識,再加上農民普遍缺乏維權意識,或者法律制度不完善、反饋渠道不暢等原因,使得話語權普遍缺失。

  近年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不斷出現的失地農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失地農民的出現並非而然,有其內在原因即話語權的嚴重缺失。一方面,政府徵地權限過大,另一方面,農民財產性權利沒有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再加上維權意識不強或渠道不暢,正是話語權的缺失造成失地農民越來越多。

  事實上,改革成本向農民轉移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教育,近日,政協委員厲以寧在“兩會”上就表示,由於農村青年人受教育程度差,又缺少專門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農民的孩子外出當農民工,他的孫子也只好當農民工”。這並非危言聳聽,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話語權缺失所致。

  試想,如果農民能夠對政府徵地說不,政府不敢不尊重農民的合法權利,又怎會讓越來越多農民失去土地?如果農民能夠對政府公共財政投入不足說不,政府又不得不在聽到抗議後作出調整、補償,何以會出現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如此不均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