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稻葵: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經濟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2-04-10 08:16:41  


 
  有限權威時代,改革的方式要改革

  文章表示,改革的討論方式需要改革,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有限權威時代。有限權威時代,政府及其決策者正式的權力並不一定減少,但是決斷力和執行力卻明顯受限,主要的原因是民眾通過互聯網以及其他媒體表達意見,形成了日益強大的輿論壓力;另一個原因是現有體制內部利益的多元化,導致政府決策過程受到各方利益群體的游說,執行的過程受到各種掣肘。在有限權威時代,學者自己的權威也有限。如果說在某一問題、某一話題上,學者們似乎仍然具有較大的影響力,那往往是因為他們的觀點附庸流行的思潮和社會輿論,與其形成了共鳴,而非反向的機制。

  當前大多數改革討論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應該如何改革”,其潛在的假設是,改革的討論者本身就是改革的設計者和執行者,因此,在多數情況下,討論者都是根據自己對於未來中國社會和經濟的目標體制的理解提出改革建議的,而這種對未來中國市場經濟目標體制的理解往往是基於個人偏好的。偏愛尊重個人自由、個人意志的分析者更願意強調改革目標應該是市場主導的經濟體制;相反,偏愛社會的公平和秩序而非個人自由和意志的論述者則強調,中國未來經濟體制應該是政府幹預下的市場體制。問題在於,在不少的討論中,參與者的個人偏好是隱藏的,辯論的焦點集中在結論上。假設不同,結論是無法辯論的。

  為什麼說這些傳統的、把個人對未來市場經濟改革目標的理解設定為中國未來改革方向的做法必須要突破?原因非常簡單:中國基本的社會政治格局已經從擁有一個相當權威甚至是絕對權威的改革設計者轉向了改革者本身權威有限的局面。當今的中國社會,已經出現了包括政府在內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權威性的現實情況。今天的學者、政府部門、政府高層的決策者,都不具備以往改革中的那種權威性。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所關注的利益已經相當多元化了。對比30年前,那時中國社會的階層相對比較簡單,有工人、農民、國家幹部還有知識分子,而今天,這種簡單的劃分早已經不適用了。製造輿論、影響決策的,還有企業主、股民、有房階層、無房群體、新進城的外來工,甚至還有部分境外人士。在這樣多元化的社會裡,不具有絕對權威的決策者要進行改革,就必須凝聚社會共識,獲得社會上大部分人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強行推出任何的改革。

  而如何凝聚社會的共識、如何推進有意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這一問題已轉換為如何識別社會上多數人的偏好,也就是說,如何識別推進社會改革的約束條件。換言之,今天討論改革的方式,應該從“我認為改革應該怎麼進行”轉變為“今天的社會主體需要什麼樣的改革,社會的基本偏好和約束條件是什麼,根據這些基本偏好和約束條件,如果我們進行了 ABC式的改革,未來的後果將是XYZ,而這種未來出現的XYZ的結果是否能夠符合社會的基本偏好”。換言之,學者的角色在轉變,從給社會開處方治病轉換為給社會列菜單,幫助點菜,即通過理性的分析,告訴社會公眾和決策者,改革有什麼選項,每一個選項未來的後果是什麼,而這些後果與今天相比,根據民眾的口味,是更好還是更壞。

  這才應該是學術界對中國未來改革方向進行討論的基本範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