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幹部子弟更容易上北大不是謊言

http://www.CRNTT.com   2012-04-17 11:18:58  


綠色通道迎來的窮學生會變少嗎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訊/近日,有媒體根據一份研究報告稱“北大學生中幹部子弟比例20年來不斷攀升,遠超其他階層”,引起了許多網友的憤慨。不過前日又有媒體稱,該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稱媒體報道是斷章取義。

  “幹部子弟更容易上北大”,“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為何有的媒體說是,有的卻說不是?實際上,梁晨澄清的只是他並沒有表達“行政權力干擾高考招生”的意思,而人們擔心的“教育資源向某些群體傾斜”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北大“幹部”子弟比例攀升是真的

  重點不在權力干擾高考,而是資源向優勢群體集中

  本次關於“幹部子弟上北大”的爭論,起源於權威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在本年第一期刊出的一篇報告《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1952~2002)》,有媒體對報告的數據和結論解讀為“近年考上北大的幹部子弟比例不斷攀升,遠超平民階層”。綜合通篇報告來看,其實這個解讀並無太大問題。該報告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之所以多次稱媒體報道是斷章取義,主要是因為媒體沒有說清楚“幹部”的含義。按報告里的說法,在研究者統計數據做編碼時,把有職務和身份的人都編成了幹部,而從幹部內部構成情況來看,其實大量的幹部是企業幹部。因此,梁晨特意澄清“不能簡單認為幹部子弟所占比例的增長就表明了行政權力干擾了高考招生”。

  梁晨的這番澄清有助於廓清一些誤解,不過,人們對北大“幹部子弟比例上升”的關注並不全然集中在懷疑“權力干擾高考招生”,有很多網友已經敏銳地看出,這實際上反映了教育資源向部分優勢群體集中的事實。即便“幹部”包括企業幹部,也不妨礙他們是社會的精英人群。按報告中的說法,這些“社會精英”人數只占全社會的1.7%,卻有接近40%的北大學生家長隸屬於這個群體。

  這份報告並不是孤證,在楊東平、劉雲杉、晉軍等人的研究中,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而且有些還使用了更新的數據,表明教育資源向優勢群體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與之相伴的就是“寒門難出貴子”

  “幹部子弟上北大比例日漸增多”的同時,“寒門難出貴子”——農村人在名牌大學比例越來越低的現象也正在發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雲杉統計1978-2005年近30年間北大學生的家庭出身發現,1978-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比例約占三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並且,農村子弟比例下滑的速度遠大於全國農村人口減少的速度,換言之,農村人口的減少,並非名校農家子弟比例下滑的主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