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區域版圖正悄悄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8-19 07:50:31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訊/隨著既往的發展模式逐漸到頭,近年來,中國經濟開始了漫長的調整與轉型。從宏觀角度來看,這種轉型涉及到技術與空間兩個維度:技術上,升級換代;空間上,梯度轉移。體現在實踐方面,便是東部地區的騰籠換鳥,或者築巢引鳳,以及中西部地區借承接產業轉移,實施“中部崛起”戰略。

  目前來看,技術的升級換代還存在著相當不確定性,但空間上的梯度轉移已初見效果。來自四川省勞務部門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四川轉移農村勞動力2100萬,其中省內轉移1091萬人,歷史上首次超過向省外輸出的規模。這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發生重大變化的信號。事實上,四川省並不是體現轉型趨勢的孤例。早在2011年,另一個傳統勞務輸出大省河南省,便已出現類似的情況。統計顯示,2011年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累計達2450多萬人,其中省內轉移達1360萬人,超過省外就業人數260多萬人,省內就業首次超過省外。多年來,河南、四川兩省的勞務輸出各占全國規模的1/10。

  更多的證據顯示,從東部到中西部的產業與勞動力就業轉移的大格局,在中國已經逐步成型。比如以富士康為首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西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類企業多活躍於東部沿海地區,確立了中國製造在世界上的優勢。但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與人民幣升值,這些對成本較為敏感的企業紛紛西拓:2009年,富士康與成都市正式簽約;次年,入駐河南,從談判到簽約僅用時一個月,從入駐到第一個項目投產又是一個月,被譽為“河南速度”;而在另一個中西部重鎮重慶,惠普、宏基與華碩等龍頭廠商的落地使得該市的經濟發展質變。

  與產業梯度轉移相伴,中西部地區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的東部地區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數據顯示,2012上半年,中西部地區GDP增長率普遍高於10%,而東部地區大部分在10%以下。具體而言,重慶、四川與陝西等省份2010年以來GDP增速連續高於13%,貴州則以14.5%的增速領跑全國。

  出口數據的變化可能更能反映這種趨勢。在東部地區出口普遍疲軟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最新數據顯示,1-7月,傳統的出口大省廣東出口同比僅增長6.2%,同期江蘇、浙江和上海分別增長2.7%、3.4%與0.6%;相比之下,中西部的重慶,出口增速達到驚人的2.1倍,河南、四川和江西也分別達到75.5%、56.9%和51.3%。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