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莊金鋒:香港立法會選舉 誰是大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12-11-17 10:06:02  


 
  其次,選舉過程中出現一些新情況。一是第五屆立法會議席和候選人增加。議席由過去60席增加至70席,包括35席由地方選區直選產生的議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別產生的議席和功能界別新增加的5席。與此同時,參選的候選人也相應增加,上屆立法會候選人為201人,本屆立法會候選人為287人,增加了86人。這意味著市民選舉意識在提高,選戰氣氛將更加激烈。

  二是“超級議員”成為各主要政黨爭奪的焦點所在。新一屆立法會議席中,尤以新增加的“超級區議員”功能組別席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超級區議員”的席位之所以被形容為“超級”,是因為參選者需先取得15名區議員提名,再由322萬名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因此,建制派與泛民主派均派出重量級“政治明星”參選。7位重量級政治人物搶奪5個席位。

  三是各政治力量分化組合呈現新態勢。一方面,反對派內部矛盾重重,分裂嚴重,有政黨為自身利益而不再理會反對派的整體利益。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公民黨在新界西搶票,令民主黨在新界西全軍盡墨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建制派的矛盾也開始公開化,如在港島區,自由黨的劉健儀和新民黨的葉劉淑儀互相攻擊,各不相讓。可見兩大陣營爭奪議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

  四是外圍掩護力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些力量先是確立一個和選舉看似無關的“議題”,然後再將此議題極端化、政治化,左右選情,為幕後的支持者造勢。比如,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這樣的機構,緊緊抓住“國教”這一廣大市民極為關心的議題,反對政府,誤導市民,客觀上成為反對派選舉的“別動隊”。“這股力量貌似公正,極具迷惑性,對選情之影響,不可低估。”③

  再次,選舉結果也反映本次立法會選舉的一些新特點。一是本次立法會選舉是選民參與程度最高的選戰。地區直選投票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183萬,較上屆立法會選舉多出31萬,投票率高達53%,較上屆立法會選舉的45.2%投票率,增加7.8個百分點。而“超級區議員”投票人數亦達167萬,投票率約為51.9%。雙雙創回歸以來的新紀錄。二是建制派和反對派各有得有失。建制派並非“大勝”而是“小勝”,反對派並非慘敗,慘敗的只是民主黨。反對派與建制派傳統的“6:4”黃金得票比例雖有所收窄,但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選舉過後,各股政治力量重新洗牌,但香港的政治生態基本保持不變,而民主激進勢力有所抬頭令人擔憂。三是今屆立法會罕有出現“大換血”現象。共有28名“新丁”晉身議會,佔議會議員總人數的四成。這些“新丁”當中,有22人屬建制派,泛民主派只有6人,反映建制派的新舊交替工作較泛民出色。在大量“新丁”湧現的同時,又有7個議員屬“光榮復活”,即曾任議員但一度落敗或棄選,到今屆又成功重返立會,其中包括4個重量級人物。一向陽盛陰衰的立法會,今屆亦終於有11名女議員,較上屆多了4人。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