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日經貿需謀新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3-01-04 09:35:37  


 
“中國+1”和“日本+1”

  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以中國和韓國為代表的東北亞經濟體。時至今日,美國經濟的“龜速”增長,也導致日本難以從美國獲得經濟增長的動力。

  2011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中日之間的貿易額占據日本全部貿易額的20%,東盟則占12.6%,美國和歐盟則在10%上下。這樣的一種經貿聯繫表明了中國經濟對於日本的基石作用。

  從兩國的貿易類型來看,機電產品是日本向中國出口的最大宗商品。數據顯示,2011年,機電和電子商品占日本向中國出口總額的47%。

  有意思的是,中國向日本最大的出口商品也是機電產品,這意味著兩國在貿易上存在著良好的互補性。

  這樣的一種唇亡齒寒的關係,更讓市場擔心一旦中日關係進入冰點,那麼中日之間的經貿關係也將受到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日本經濟的復甦以及中國經濟的增長。

  然而,政治家們卻似乎毫不在意。面臨著不斷上升的政治風險,在夾縫中生存的日本企業也開始選擇更加理性的方式來對衝這一風險,日本企業在過去的幾年中,開始增加在東南亞地區的產業布局。

  典型的做法是,日資企業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的同時,會同步選擇在東南亞國家建立類似的生產基地,以避免在中日關係緊張時可能出現的產業鏈斷裂問題。

  這樣的一種策略,被稱為“中國+1”,實質是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在過去的幾年中,這一現象已經變得更加普遍。日資企業為了避免陷入政治爭議,往往強調中國勞動力上升等經濟原因。

  隨著兩國之間的摩擦不斷升級,中國企業也明顯開始減少與日本企業的合作,並減少對日本的投資,這意味著中資企業在有意無意執行一種“日本+1”的策略。

需要理性經濟政策

  無論是“中國+1”還是“日本+1”,其對於亞洲產業鏈的影響都將是深遠的。

  從傳統的亞洲產業鏈條來看,東南亞地區主要提供原材料和初級加工品,中國負責最後的組裝,而日本等地則是終端消費市場。

  隨著日本企業在東南亞開始布局,東南亞國家開始更多地替代中國在產業鏈中扮演的角色。由於日本消費市場缺乏彈性,這些產品必須考慮被銷往中國市場的可能,而中日關係的惡化可能影響日系產品的銷售。

  但需要認清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並不是得益者,因為供應鏈的很多低端部分本可以向中國的內地和西部地區轉移,中國的很多地區也十分需要來自於日系企業的投資和技術,但政治而非經濟選擇可能導致這一自然過渡無法實現。

  “雁陣模式”是學界對於東亞經濟發展總結出來的經典學說。按照這一模式,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仍然需要來自於外部的力量,即承接相對發達的亞洲經濟體的產業和產能,並將東部沿海地區淘汰的產能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