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儒家

http://www.CRNTT.com   2013-05-07 15:31:04  


 
“慎獨”,真心為慎,自信為獨

  《中庸》、《大學》裡提出“慎獨”的概念,“獨”是名詞。《易經》中大量談到“獨”的概念,這個“獨”就是果實核仁裡含的基因,桃子的仁就不會長成杏子,中國文化的“仁”就不會長成西方文化的外貌。可以去吸收,但生命的特色、獨立的主體性非常重要。可這樣的核心創造力是包在重重的果皮果肉的包裹下,沒有穿透力把外面的軀殼弄掉,就沒有辦法掌握真實的核心,而且所有開花結果都是由種子長出來的,了解種子、掌握核心精神非常重要。

  慎獨的“獨”是名詞,《中庸》、《大學》、《易經》、《易傳》上,甚至莊子、荀子、董仲舒都在談這個東西,“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己曰獨”,可以人同此心,但沒有人同此理,任何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它的獨特性,如果能找到這個,這輩子量才發揮,大到組織、企業、國家,找到“獨”字的發揮才有特色,而且不會影響你跟人群的互動。“獨”是中國過去從內生發的一個探討。但可能經過宋儒禮學家的解釋變成不是那個意思了,變成人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在黑屋子裡自己關注自己。這樣的東西不經意的培養了歷史上無數偽君子。從前的那個“獨”是探討了生命核心後,把它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用你獨特的地方。

  自儒學跟科舉結合後,就變成知識分子當官一定要學的東西,對當代政權的穩定有好處。追尋秦政以前,先秦百花齊放時期的儒學原貌,還它思想本位很重要,而這個話題這個時代仍在討論。

  真心為慎,自性為獨,自性是萬法,所有東西要找到根源開發出來。慎跟獨,唐朝以前都知道“慎獨”的“獨”是什麼意思,要開發自己深沉的內在,建立自己的獨特性,不盲從、膚淺的學一些軀殼的東西。但自宋朝後把“慎獨”當成黑屋子關注自己。大家曉得孔學裡的《禮運大同》,這在當代都非常啟發人,世界大同,大陸要和平崛起,兩岸統一都是現在的課題。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是和平崛起的,都是打仗打贏的,兩岸、台灣海島跟中原政權,從明政到康熙沒有是和平統一的,都是訴諸於戰。和平崛起史無前例,為什麼以前沒有做到?這是因為有文明發展上的惰性,所以老是在輪回,沒有辦法突破大格局。換句話說,如果真的要在和平情況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又大國崛起,開歷史新章的話,中國傳統經學、經典思維,包括禮運大同、世界大同,王道思想不同於霸道思想,是真正的深厚思想之源,應該為精明的現代人體會、汲取,而且真正我們下一代人有幫助,甚至超越。

  可就現在這些東西來講,恐怕是悲劇。在此我不只是指哪一個單一的問題,因為思維上就不夠精純。我們知道禮運大同是孔子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思維,這個思維的根底從《易經》而來,《易經》六十四卦中有同人卦、大有卦,講的就是“世界大同”的概念。由此《易經》當然比《論語》要早,所以孔子是集大成,是大同的思想。同人道是眾生平等,所以這個東西在《易經》裡發揮得更高,孔子是作跟為總結,有更深的根源。同人、大有兩卦,只要同樣是人,就眾生平等,甚至這個東西在《易經》中還發揮得更高,除了世界大同之外,幾乎是孔子做的一個總結,形成《禮運大同》,他的思想根源從《易經》而來。而且《易經》裡還談到,和平相處後,人跟自然的互動,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不是也要重視和諧,不會遭致自然的反撲。在這裡我就稍微提一下。

  傳統對儒家的誤解在《禮記》有一篇《儒行篇》,一個真正儒者的行為不是一般人誤解的那樣——保守的、依附於政權或者沒有創意,《儒行篇》是當時孔子跟魯國的魯哀公對話,標榜一個所謂的儒者精神。我們講了半天就是想返本開新、一以貫之的培養華夏核心的競爭力。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各位!

習儒學,循序漸進,知行合一

  主持人:謝謝劉老師!《論語》很難在一兩個小時內講清楚,當年的論語,可以說就是給出的PPT大綱,這個大綱給後世留下了解釋空間,有精神層面解釋,有官方層面解釋,也有民間的解釋,劉老師回到文本本身討論了一些概念,非常有啟發,因為時間關係有一個簡短提問。

  網友1:謝謝劉老師!我看題目是“告訴你一個真正的儒家”,儒家是一個龐大精深的學問,如果明天開始學怎麼學,先學什麼後學什麼,學習方法是什麼?謝謝!

  劉君祖:謝謝,我還是從我的老師在台灣民間教學60年的範例來講,我自己是學理工出身的,但跟中國文化有一些感覺、緣份,在台灣大學研究所時就有好機緣拜在先師門下。其實類似我這種文理法商背景跟著老師學習的有很多,有各界的精英,反而真正完全學人文、文史哲的沒有那麼多。很多人一開始想學《易經》,學《尚書》、學《春秋》,但那邊一定要先學《四書》,雖然很多結論是從五經中來的,但《四書》比較平易近人,大家之間討論問題。這樣的循序漸進後,看儒家的經典。方法上永遠是知行合一,不只是聽聽什麼道理。學完《四書》後自己有興趣去接觸更需要體系性整理的五經時,倒回來看會發現“四書五經”是渾然一體、一以貫之的體系。後來有人旁修老莊、管子、人物志甚至旁及到印度的佛學,有這樣一個中國文化核心根底不容易迷失,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永遠是實學,這是中國文化一直所重視的,學的東西對社會有沒有用、對社會人群有沒有用。層次上是《四書》,尤其是《論語》(一般是啟蒙時),為什麼8歲讀《論語》,80歲還要讀?8歲讀了《論語》,等人生經驗多了,再看《論語》會拓展很多倍,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