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稻葵:信貸資產證券化是金改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3-06-08 08:41:22  


中國金融領域改革的突破口是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改革
  中評社北京6月8日訊/中國金融領域改革的突破口是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改革,這一改革將有利於壯大債券市場,拓寬民眾投資渠道,也將給銀行及整個資本市場減壓,從而最終改變整個金融結構。必須同步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要把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的資產都納入到財務體系中,使影子銀行從“影子”里走出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如是說。文章內容如下。

  影子銀行要從“影子”里走出來

  問:近日公布的《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被視作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年度方案。針對今年的金融體制改革,你認為哪個方面最有可能也最有條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李稻葵:我認為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就是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改革。商業銀行改革如果成功了,則金融改革就離成功不遠了。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給銀行鬆綁,並將大大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商業銀行手握大量資產、銀行利潤也很高,但同時商業銀行卻頻頻使用再融資手段,相關部門要想方設法對中國銀行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例如,可以通過試點的方式,把商業銀行一部分安全性比較高的住房貸款、房屋貸款進行資產證券化。前期可以選擇那些首付比例在50%以上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進行證券化,通過這種方式將銀行資產引入債券市場。商業銀行也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再融資、補充資本金、增加流動性,同時把債券市場做強做大。而且,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手握的資金也可以更多進入債券市場,大大拓寬了老百姓的投資渠道。

  必須注意的是,銀行資產證券化之後不應在銀行內部自我循環,不能是甲銀行的資產證券化完成後再給乙銀行持有,而應該由社保基金、個人投資者持有,通過這個方式給銀行及整個資本市場減壓,從而最終改變整個金融結構。不要認為這樣做會帶來金融風險,只要嚴格監管就能控制風險。如果不改革,那就是默認系統性風險的積累。

  同時,必須同步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但是一定要和信貸資產證券化改革緊密結合。

  如果僅僅是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必將大大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潤。另外,一定要把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的資產都納入到財務體系中,也就是讓影子銀行從“影子”里走出來。

  利率市場化今年將加速推進,我認為存款利率浮動幅度可以擴大至基準利率的1.15-1.2倍,但是建議每半年左右的時間就評估實際效果,以這種“小步快走”給市場形成良好的改革預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