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斯諾登背後的美國網絡部隊

http://www.CRNTT.com   2013-07-02 10:51:06  


 
  文件規定,任何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網絡操作都需要通過總統的批准。不過,隨後又說,如果“情況特別緊急”時,無法提前獲取總統批准,有關機構也可以自主採取“應急行動”,事後向總統報備即可。也就是說,國防部、網絡司令部乃至一些更低級別的指揮官都可以在“情況特別緊急”時自行發動網絡攻擊,而判斷的依據顯然沒有說明白。這帶來一個問題:想一展身手的黑客們完全可以綁架那些對網絡技術知之甚少的決策者。

  當然,有人說其實斯諾登爆出的這些信息我們早就知道,是“人所共知的秘密”。還有人說,斯諾登只是那個說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小男孩。美國戰略界大家布熱津斯基也認為斯諾登洩露的其實也算不得什麼機密。筆者多少同意上述這些觀點。那麼,斯諾登的揭黑行為是否還有意義呢?

  當然有。關於美國政府竊取公民信息的內政問題我們暫且拋開不談,在國際關係中,我們太習慣用利益的眼光考慮問題。而斯諾登,至少從目前披露出來的信息看,是一個根據理想行事的人。有時候,即使在冷冰冰的國際政治現實里,也會有個別國家或個別人採取了出於理想的行為,甚至不惜違背自己的國家利益。斯諾登就屬於這樣的個別人。這些出於理想的行為與現實碰撞,國際規則就這樣建立了起來。

  在筆者看來,可以與斯諾登相提並論的還有兩位充滿理想主義信念的人。一位是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正是他曾經在2007年國際氣候大會上“違背”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公開到現場指責美國政府阻礙應對氣候變化,才有了此後氣候變化在全球的熱絡。另一位是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現在他已經將其中文名改為“鳩山友紀夫”。他不顧日本國內的千夫所指,積極從事東亞友好事業,雖然現在似乎顯得在國內孤立無援,然而至少為未來保留了希望。

  回到網絡戰的話題。斯諾登帶給我們最大的思考,就是要制定一套國際規則,防止網絡戰及其對各國百姓的傷害。目前,在國際安全領域,對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有明確的規則。規則不代表一切,甚至不一定公平,例如,很多人就認為《核不擴散條約》維護了美俄中英法的壟斷地位,對小國“不公平”。然而,規則是有效的,能防止事態失控,這就足夠了。

  很遺憾,在網絡空間,由於目前尚未有一套明確的規則,事態是有可能走向失控的。斯諾登揭露的美國網絡作戰部隊和“攻擊性網絡影響操作”驗證了這一點。接下來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應當討論這個問題。網絡也不僅屬於美國和中國,為防止網絡戰帶來不利後果而制定規則的問題應當交給聯合國討論。

  我們不知道斯諾登將走向何方,堅持理想還是認清現實。不過,只要他的勇敢行為能夠揭露美國網絡作戰部隊,提醒網絡戰可能引發的危險,為網絡時代的公民安全作出貢獻,他的行為就是值得的。

  (作者為記者、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