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夏斌:中國經濟防範危機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7-16 08:58:33  


 
  具體政策建議

  文章表示,配合國務院和監管部門近期已出台的財政金融支持結構調整等各項政策措施,在此補充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金融政策。1.在確保不引起整個金融系統發生恐慌的前提下,強調市場紀律,統籌安排好信貸與理財兩個市場的規模,逐漸穩住貨幣的增速。

  2.針對經濟中不斷提高的高杠杆、高負債狀況,減輕危機因素的基本態度應是在穩住甚至下降利率中降低全社會的債務成本。但考慮到目前地方政府、國企軟預算的關鍵是不計較資金價格的現狀,為了在減輕社會總負債成本過程中不導致資金配置的不當,同時應大膽運用包括暫時行政手段在內的各種措施,加強信貸、理財資金的各種結構性配置。

  3.面對美國經濟復甦形勢的趨好背景,近期要特別把握好匯率和資本賬戶管理的改革力度。市場化是該兩項改革的方向,但在未來若幹月內外部美元經濟看好、中國內部泡沫隱患未基本消除、正處破滅邊緣之機,短期內,應採取震蕩中基本穩定的匯率政策、更為謹慎的資本賬戶開放態度。不要在匯率、資本管理改革力度方面,給國內消除泡沫、調整結構,製造額外的壓力和負擔。

  4.應準備好個別金融機構市場退出而不影響金融大局穩定的預案。

  5.資產證券化方向應鼓勵,但要防止渾水摸魚。對已確定的貸款損失,應按規定抓緊核銷,嚴格把關,不允許將壞賬搞資產證券化。對已形成實際損失的資產搞資產證券化,名為分散風險,實際上只能是擾亂金融秩序。

  財政政策。面對中國經濟高杠杆、高負債率下的弱增長態勢,面對企業稅負和利息成本占GDP為30.6%的畸高狀態,在結構調整中,財政政策要優於貨幣政策。一是國家財政要為個別地方政府已造成的實際損失埋單作好政策準備。否則,整個市場難以“出清”,經濟難以正常運行下去;二是要想法設法,採取各種措施,在企業籌資、民營投資等各個環節,“放水養魚”,抓緊降低稅負,刺激生產;三是若現有制度下的財政收入規模仍難以支撐結構調整的支出需求,應抓緊合併安排財政預算與國有企業資本預算,啟動局部“國退民進”改革的試點。

  投資政策。在目前簡政放權的同時,應通過一定的手段(或發動“體制外”力量),全面督查各部委對國務院曾公布的“新非公36條”的落實細則,限時出台《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改革版,以盡快的速度,刺激民間資金擴大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領域,以替代、彌補短期內房地產、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的投資不足。同時對長期議而不決的PE等私募投資政策,“快刀斬亂麻”,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一律按成熟市場體做法,放寬稅收、監管等政策。

  出口政策。加快放寬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以外匯、人民幣的雙幣對外特別是對東盟十國、非洲、拉美各國的投資與貸款限制,盡可能鼓勵綁定對方國進口中國貨物,從需求方面扶持中國出口(即無需公開的“類馬歇爾計劃”)。

  消費政策。在農村,應加快推廣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試點,讓農民的土地收入盡快回歸農民。不能一步到位的,可以制定分步改革的辦法。在城市,應明確有關部門制定,解決提高城鄉居民醫療、養老、教育等保障水平的短期和中長期目標與時間表。

  控通脹政策。適當加快個人居民用人民幣換匯、境外投資與消費的步伐,以釋放國內過多貨幣存量和轉移巨大通脹壓力,同時提高國民的淨福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