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趙靈敏:“大師”與權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8-08 12:05:03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無論你是誰,屌絲還是富人,心底里的不安和惶恐都是一樣的。人們無法尋找到生活的坐標,也無法對未來進行稍微長遠的預測。在周圍的一切都不可信的情況下,很多人難免產生“世事無常”和無能為力的感覺,迫切需要得到安慰和幫助。而聲稱參透了人生玄機、本領高強、能突破各種規則隨心所欲的“大師”,就成了很多人安全感的唯一來源和精神上的“定海神針”,得到膜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不僅存在於當下的中國,也是過去幾千年來的現實,所以魯迅說“中華文化本姓巫”。

  把王林和張寶勝的遭遇進行比較會發現,張寶勝的崛起更多是因為利用了人們的無知,吹捧他的人可能很真誠地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所聲稱的“耳朵識字”具有軍事價值,本著為國舉才的目的而來,個人的算計不多,張寶勝本人也只是單打獨鬥,並沒有形成利益集團。但王林的個案就不同了,“神功”只是他早年起家的手段,他真正的財富來源於和權力的勾兌。事實上到了後來,王林已經成為一個權力掮客,企業家之所以要送他錢財,無非是看中了他和官員之間的關係網和利益鏈。企業家鄒勇之所以要結識王林,不過是為了通過王林的關係,結識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而王林與原江西省政協副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統戰部部長宋晨光關係也是世人皆知。從這個角度看,王林自比斯諾登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他手中顯然掌握了不少權錢交易等官場黑幕,而這些證據,無疑會斷了某些官員的前途,甚至帶來牢獄之災。這樣看來,王林逃到香港可能真的是得到了“高人”的指點。

  從張寶勝到王林,“大師”向權力的靠攏,是權力不但沒有被馴服、反而不斷擴張的明證。官員乞靈於“神功”,看似迷信,實際上昭示了升遷機制不透明的背景下,官員病急亂投醫的心理。只要這些現實的需求還在,一個“大師”被戳穿,還會有更多的“大師”冒出來,中國的“大師”,不會止於王林。

  作者是中國資深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