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重大機遇養老服務業要適應新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3-08-24 11:13:25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訊/2013年8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把服務億萬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打造成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要使之成為調結構、惠民生、促升級的重要力量。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李佐軍、北京城鄉創新發展博士研究會會長魏雲文章表示,中國養老服務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面對重大的發展機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要適應如下新趨勢。

  文章分析,首先,養老模式由“家庭型居家養老”向“社會化居家養老”轉型。

  國務院會議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

  對居家養老進一步研究發現,中國居家養老將呈現新的轉型趨勢:一是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由單純的“家庭型居家養老”向“社會化居家養老”過渡是養老模式發展的基本趨勢;二是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在“421”的主流家庭結構下,以子女為核心的家庭傳統養老方式正面臨著衝擊和弱化;三是中國傳統養老理念也在發展變化,“養兒防老”等傳統思想觀念逐漸淡化,越來越多的人將養育下一代作為個人價值實現的方式。

  “養老社區”的建立將是“社會化居家養老”中的重要角色。目前,中國青年公寓、SOHO型地產等房地產業態,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比較完善的專業養老社區尚未形成產業,與老齡化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形成較大矛盾,具有較大的潛在產業發展空間。

  養老社區應當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和養老需求,對戶型、功能、小區環境等進行量身定做,並配備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社交娛樂等養老服務項目,對老年人實行專業的“一條龍服務”。

  其次,養老需求由“經濟供養為主”向“身心健康為主”轉型。

  國務院會議提出“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努力使廣大老年人安享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等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