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國的三條經濟軟肋

http://www.CRNTT.com   2013-08-30 08:31:44  


 
  開放環境下投資不僅取決於國內利率以及其他條件,同時也取決於國外相對進步產生的競爭作用。沒有日本人上世紀80年代競爭,美國汽車行業具有良好贏利預期的投資機會要更高一些,宏觀層面資本形成增長速度較快。同樣,開放環境下中國汽車行業生產率追趕使美國、日本汽車業投資面臨類似壓力。從戰後更長期背景看,紡織業、造船業、家電業、重型機械等部門,最發達國家都面臨這種追趕壓力。投資不振是戰略軟肋的重要宏觀效應。

  與第一點投資不振緊密聯繫,戰略軟肋表現之二是企業外包導致失業壓力上升。開放環境下外部追趕,具有自生能力的生產活動越來越具有全球可移動性

  (global mobile)。從歷史起源學角度觀察,現如今被“外包”、“全球供應鏈”等概念描述的產品內分工類型,與上世紀60年代為解決當時產業結構調整而實施“生產分享”政策具有重要聯繫。在美國開風氣之先的產品內分工全球化浪潮下,交易成本下降使得供應鏈被細分重組以及特定工序、環節、零部件、流程向國外轉移的可能性越發提升。從企業微觀競爭力角度看,這類外包轉移具有重要意義和自發屬性,無需政府特別組織和干預。特別是在70年代競爭戰略理論興起並把全球化開放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最重要元素之後,美國這樣比較開放國家各類企業在外包轉移方面,如同老虎喋血之後更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或者一去不回頭。

  通過產品內分工實施“一升兩轉”雖然對於維持和提升美國企業競爭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對維持和提升整體競爭優勢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如果前沿技術和產業突破性進展活躍度降低或相對沉寂,市場機制驅動的外包與結構重組帶來的就業外轉,與國內前沿產業以及不可貿易部門就業創造不能匹配,就會導致就業增速下降甚至絕對減少,從而導致宏觀層面失業率上升壓力。美國勞動市場數據顯示,製造業作為外包最為活躍的可貿易部門,工人就業數減少。另外服務外包也導致大量低附加值勞動力向印度等新興國轉移,由此導致失業率觀察值上升以及勞動參與率下降。

  戰略軟肋表現之三是技術產業前沿突破可遇不可求,從而使得美國處於高處不勝寒的境地。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國家,其要素和制度條件決定(人力資本、物質資,前沿科研能力較強,企業制度比較靈活,資本市場把技術和創意產業化能力較強)了美國在資本投入很大、投資風險很高的高新技術和產業研發方面具有特殊優勢。歷史顯示,出現互聯網那樣大範圍、就業創造足以抵消外包工作潮流導致就業減少的產業技術革命,顯示美國確實有動態保持領先的潛質和潛力。但是前沿突破現實中永遠是小概率事件,戰後發生過一次。並且何時發生與何處發生具有隨機性。一方面外包轉移就業具有客觀必然性,另一方面前沿創新具有偶然隨機性,兩類事件性質不同,造成美國在就業創造方面形成軟肋。美國一直面臨這一問題,通過勞動市場調節相對歐洲勝出。在互聯網革命後再次面臨這方面嚴峻挑戰,試圖採用金融核心產業戰略,通過金融吸納大量就業。但是目前面臨困境。可見其失業率高企,並非是短期總需求不足,而是結構性困境派生的軟肋表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