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是今年經濟最大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3-11-11 08:39:47  


 
  文章分析,所謂合理區間,就是有一個“下限”和一個“上限”。李克強強調的“上限”有一個核心指標:防通脹,控制物價漲幅,尤其是CPI。“下限”有兩個核心指標:穩增長和保就業。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上限、下限和底線”清晰的向市場傳遞了信號,這也是預期管理在中國經濟管理中的明確實踐。在發達國家,“預期管理”已經在相關經濟政策中多有體現。如今,中國也開始實施政策實踐,其思路和操作則更具自身特色。

  “不讓增長滑出下限”是十分重要的“預期管理”手段,這種提振信心的信號還需要不斷重複。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還很大,未來有望進入中速穩定增長期,提出一攬子合理、清晰量化的經濟指標有利於穩定全社會的預期。

  創新的宏觀調控方式在發改委、央行等重要的經濟部門正在貫徹執行。7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公開表示,“要更多地運用經濟、法律和技術手段,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分類指導、有保有壓、有扶有控,加強政策協同配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差別化的調控。”

  文章指出,作為貨幣政策主要調控者的央行則更加關注創新,在貨幣政策中更加凸顯對“改革”的關注,同時市朝的改革思路更為明確。

  較之過去,今年央行在其發布的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眾多表述中發生了重要變化,新意不斷。提出今後將“貫徹宏觀穩注微觀放活”和“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的要求,堅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改以往“針對性、前瞻性、靈活性”的提法,變化為“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協調性”;以往強調“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防風險”也順應發展需要,變化為要求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的平衡點”,更加突出了“改革”的重要性。

  文章認為,創新的宏觀調控方式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在中國經濟需要從外需導向轉向內需導向,“調結構”成為主要目標的情況下,必須要有新的宏觀調控方式,否則無法實現目標。別國的經驗無法完全回答中國如何調結構的問題。中國只能從實際出發,進行新的實踐,創造新的宏觀調控方法體系。這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