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楊東平:教育變革有賴於底層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15:02:14  


《吾國教育病理》,鄭也夫著
 
延伸閱讀:中國教育的出路

  2013-11-03 00:00:00 陳心想 學者,美國

  摘要:中國教育積弊之深讓國人上下揪心。雖說討論教育問題成為日常社會話題,也有一些不錯的見解,但多是就教育談教育,對教育的深層病因探索不够,故而難以提出有效治本之法。

  中國教育積弊之深讓國人上下揪心。雖說討論教育問題成為日常社會話題,也有一些不錯的見解,但多是就教育談教育,對教育的深層病因探索不够,故而難以提出有效治本之法。鄭也夫先生這本《吾國教育病理》一書跳出教育的藩籬,從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角度來探討,窮根究底,直指根本,開出藥方。本書秉承鄭先生一貫的治學風格,厚重的理論、廣博的知識和信息,以及優美的文筆融在一起,向讀者娓娓道來那些你想象不到的真知卓見和大小道理。閱讀該書在理解中國教育的同時,更是一種難得的激活思維的智力活動的享受。

  本書中關於教育和創新人才的論述給我印象極深。從進化角度入手,鄭先生認為,“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才都是稀缺的”,原因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啓動之前的歷史是這樣的”。為什麼自然選擇會讓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才那樣稀少呢?因為人類歷史上環境在較長的時間內都是穩定的,穩定的環境人們依靠前輩積累的經驗可以應付生存,對創新的需求很少。也因此,人們後天的學習主要在模仿,而不是創新。可是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這個我們生存的環境。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同時也遭遇到了祖先不曾遇到的新問題。因此就要以創新來解決新問題,同時又制造新問題,再通過創新來解決。

  培養創新人才教育領域最時尚的詞匯之一,而基因決定了這些創新人才是“稀有動物”。教育要培養創新人才首先要能識別哪些人是稀有的創新人才。可惜,鄭先生從智商、知識積累、成績單與創新能力關系的角度分析的結論是,我們難以找到可靠的東西來識別潛在的創新人才。

  知道優秀人才是什麼樣子,我們尚且未必可以培養出來。對於我們識別不出來的那些稀缺的創新人才,還談何培養呢?可是,我們教育界似乎共識性地在致力於“培養創新人才”。所以,針對中國社會和教育揠苗助長的現實,鄭先生很痛心地指出,我們的教育不是在促進創新人才的成長,而是在摧毀學生的創造力。這也是現今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所在。

  根據鄭先生的分析,創新者往往都是“脫離正軌的人”,而我們的教育對這些不著軌的家夥通常是難以容下的。我們的教育是“扁平化的”。有創造力的學生被繁重的複習和考試磨去了“個性”,成績差些的一再督促和努力,也把成績提起來了。這樣整個教育出來的學生群體同質性很強。所以作者說:“我們有理由懷疑,在這種過度的幹預中,原本有著創造潛能的少年,被修理成常人”。

  在論述創造力的摧毀時,作者提到了古代科舉與當今科舉的不同。科舉制篩選的人才在智商上是優秀的,但其最大的缺點是不但不能篩選出,甚至極大地扼殺著有創造潛力的人。古代社會因為對創新的需求小,所以科舉的這個負功能沒有大礙。但是當今社會極大需求創新,依舊無休無止的複習和科目的增多,造成當今學生比古代舉子負擔重得多。加上教育的大衆化造成“今天的競爭十倍於古代,乃至現代科舉制對創造性的殺傷力也十倍於古代。”

  所以,在認知上的不對稱,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如何識別創造潛力的人才,更不知道如何培養,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怎樣很容易摧毀創造力。這告訴我們“創造潛力是脆弱的東西;而積極的努力不是有益無害,大不了白幹,而是為害的可能性頗大”。超一流的創新性人才都不是刻意培養出來的。所以,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都需要“提供一個寬鬆、寬容、自主、自在的學習環境,不做其他幹預,不期然地,創新性人才就產生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