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型城鎮化建設當以日本為鑒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8:38:05  


 
  第二,為人口城市化營造積極的環境,讓農民進城不受歧視。社會福利體系的不完善,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包括醫療保健、下一代受教育等),使農民進了城還要面臨艱難的生活。我國的吉尼系數從1980年的0.3上漲到2008年的0.5,已超過國際境界紅線;城市與農村的貧富差距,更需要實質的改變。反觀日本,從1960年開始到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基尼系數始終維持在0.35-0.40的水平;其工資占整體收入的比值達66%時,日本經濟泡沫破裂,而當前中國工資收入占比還不足38%,未來工資上漲的空間還很大。

  第三,降低商品房的交易成本,讓更多人住得起房。1987年是中國人口出生率的高點,現在這批嬰兒潮正好長大成人,26歲左右,正是結婚生子、買車買房的時候。今年十月,筆者在秦皇島發現,整個城市大興土木,已建“廣廈千萬間”,但極高的空置率,使得住房資源被浪費。要使相對過剩的空置房供給巨大的潛在需求,眼下急需從降低商品房的交易成本做起,中長期還是要從土地產權改革上形成突破。未來看,新型城鎮化會繼續縮短城鄉差距,城市和鄉村也變得越來越像。筆者以為,新城市化不必拘泥於全國一盤棋的規劃,可以結合當地資源禀賦多做差異化的創新。

  以鄰為鏡,可以明發展,以史為鑒,可以開共榮。日本在城市化率達到70%後房產泡沫開始破滅,而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剛過50%,如果掌控的好,中國的城市化和經濟增長應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趙曉簡介:經濟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前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中國經濟學獎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體改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中國體改基金會學術委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