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文化由“政治”到“審美”的流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2-02 09:58:13  


 
  西漢初年有關馬的藝術品,造型特征仍與先秦至秦朝時近似,連霍去病墓冢石雕群中的“馬踏匈奴”大型石刻中的駿馬,也是頭大而脖頸粗短的造型,仍舊沿襲著傳統的四肢伫立的體姿。西漢武帝時與匈奴連年征戰,雙方戰馬損失極大,因此“匈奴雖病,遠去,而漢亦馬少,無以複往”。為了補足軍馬的損失,漢武帝一方面擴大養馬業,另一方面致力於馬種的改良。先是引進烏孫馬種,後來知道大宛有汗血善馬,竟不惜兩度發兵遠征,終於奪得大宛種馬,乃“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雲”,還在都城長安未央宮宦者署的魯班門前,矗立一匹相馬名家東門京主持鑄造的青銅駿馬——按照最佳良馬尺度製作的“馬式”,用來作為選擇良馬的標準,魯班門也隨之改稱“金馬門”。 

  唐代,中國駿馬雕塑品達到藝術造型的新高峰。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前的“昭陵六駿”,是他在建立唐朝前先後騎乘過的六匹戰馬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和颯露紫的巨幅浮雕像,呈現出一往無前的雄渾氣勢,開唐代駿馬雕塑的時代新風。六塊矩形浮雕,每塊雕出一匹正側視的戰馬,或行走,或奔馳,姿態各異,形貌寫實。 

  而唐三彩馬又是馬造型藝術中的翹楚。三彩馬常見三種造型:一是放養馬,無鞍無繮,形態各異,有覓食、長嘶、狂奔、伫立、漫步、回頭、俯首等諸多妙相。如洛陽博物館藏三彩紅釉白斑馬,1965 年洛陽關林出土,高64 厘米,長66 厘米。這匹放養馬肌肉發達,褐毛斑斕,昂首嘶鳴,靜立於地,體態圓潤,膘肥體壯。二是載人馬及各種人俑和馬的組合,這是三彩馬中的又一表現方式。如西安博物院藏唐三彩仕女騎騰空馬,一名圓臉梳雙丫髻的仕女騎在馬背上,馬騰空躍起,仕女神態自若,顯示了唐代女子潑辣的性格和社會環境的包容大氣。三是鞍馬,1977 年在洛陽關林出土的盛唐時期黑釉三彩馬,長80厘米,高66.5 厘米,全身黑釉,頭、鬃、尾、鞍四足等處施白釉。此馬頭小頸長、驃肥體壯,腿部細小,肌健骨骼表現力強,比例準確。馬飾以金玉為轡,綠色革帶作籠套,加飾八瓣形黃花,鼻梁、雙耳及股後革帶為杏葉形垂飾,胸前飾金色流蘇和鈴鐺。背部鞍上加“綠地障泥錦”,馬鬃梳剪成三花,可謂“金羈玉勒綉羅鞍,霜鬣剪作三花齊”。 

  唐代以後,隨葬俑群在宋、遼、金時期衰落,墓中很少隨葬陶馬。到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雖然蒙古鐵騎縱橫亞歐大陸,但是因葬俗的改變,只是在陝西地區當時在元朝任高級官職的漢族墓中有陶俑、陶馬出土,陶馬的造型改為體形低矮、短腿長鬃的蒙古馬,鞍鐙馬具也改為蒙古樣式,造型頗呆板,無複唐俑那樣富有生機……

  來源:搜狐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