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鄧曉芒:中國傳統道德的底線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12:13:28  


 
二、中國道德的內涵

  一說起中國道德,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所謂“三綱五常”、“三綱六紀”、“五倫”,然後就是孟子和《中庸》講的“四端”或“誠”。但這裡需要做一點細分。“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是指一種制度安排,從國家到家庭一脈相承,具有政治含義。例如兒子不服從父親,父親就會說: “反了! 還有沒有王法!”筆者這裡考察的是道德底線,不是政治設計。但由於中國道德歷來和政治不分,談道德時不談三綱畢竟是說不過去的。至於“四端”或“誠”,則主要是指一種道德心,而不強調道德行為,雖說知行合一,但畢竟有不同的強調面,所以這裡不單獨來做專題探討,只在必要時涉及。於是我們著重要探討的就“三綱”、“五常”、“五倫”和“六紀”。

  三綱: 董仲舒表述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五常:董仲舒表述為“仁、義、禮、智、信”( 董仲舒: 《舉賢良對策一》) 。

  五倫: 孟子表述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滕文公上·4》) 有人把五倫和五常對應起來,把父子有親等於仁,夫婦有別和長幼有序都歸於禮,加上君臣之義和朋友之信,單剩下一個“智”無法對應,似乎是多餘的,於是就把五常的“智”劃到五倫之外。其實這裡的“智”不應該理解為知識和智力,而應該理解為“知大體”,即孟子所謂“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 敬長,義也; 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盡心上·15》) 。也就是後來張載所講的不同於“聞見小知”的“德性之知”、“天德良知”( 張載: 《正蒙·誠明》) ,是任何一個常人都具備的,哪怕他沒有什麼知識。所以五常除了與五倫重合之外,還多講了一個“智”,即良知,但它是總管其他四常的,也就是五倫的歸結點。這不是什麼知識,而是“不慮而知”的良知,一切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關係都要訴之於良知。所以《易緯》中安排五者的位置說,仁、義、禮、信分屬於東、西、南、北,而“智之決也,故中央為智”( 《易緯·乾鑿度上》) 。

  六紀: 漢朝班固所撰《白虎通義》中提出“三綱六紀”之說。“三綱”就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綱; 所謂“六紀”,指“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進一步解釋: “謂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其實跟上面講的大同小異,只是更強調了族群社會關係。

  一般來說,上述行為規範就是中國人的道德規範,也是上至士大夫、下至布衣百姓所共同認可的道德標準。當然,三綱中的“君為臣綱”和五倫中的 “君臣有義”,主要是士大夫官僚們的官場政治道德準則,草民們都還談不上; 然而草民原則上也是認可的,因為原則上說布衣也有當官的可能性。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體現了他們對君臣之義的這種認同感。但君臣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制度設計,即使是道德也是一種政治性的道德要求。在皇帝消失的20 世紀,君為臣綱和君臣有義的制度設計就消失了。然而,君臣之間的道德規範在官場中並沒有消失,它體現於政治生活的上下級關係之中,且由於官僚人數的擴大,反而比往日更為通行了。而在政治和官場之外,日常生活的道德規範就是“五倫”中的其他四倫,或者“五常”、“六紀”。《白虎通義》中說“三綱法天人,六紀法六合”,也是這個意思,就像一個是縱坐標( 政治生活) ,一個是橫坐標( 日常生活) ,它們統領著中國人的道德坐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