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會繼續學習新加坡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09:35:50  


 
對新加坡存在西方偏見

  在地方層面,新加坡對中國發展的影響更為顯著。這裡當然包括人們熟知的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天津生態城、新加坡—廣州知識城、新加坡—成都高科技園區等等。通過這些工程,中國地方政府試圖從整體上學習新加坡;但更多的城市則是有選擇地學習新加坡,進行制度創新或者改善已有的制度,例如上海等城市學習新加坡的公積金、汽車牌照拍賣制度等。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地方學到了新加坡的經驗之後,開始向中國的其他地方輸出新加坡經驗。例如,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的經驗,已經推廣到中國的很多地方。作為城市國家,新加坡經驗的主要影響在於城市層面,這很容易理解。

  不過,在學習新加坡方面,中國社會歷來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認知。高層和地方的認知不同,政府與社會的認知也不同。總體上說,政府部門側重的是學習新加坡的實踐經驗,但知識界往往趨向於對新加坡做過度意識形態的解讀。在中國的知識界,新加坡模式一直具有爭議性。這種爭議性無關乎新加坡本身,更多的在於中國知識界的認知。自由派在這方面表現得很顯著。

  自由派一直對新加坡持有諸多的批評,認為新加坡是“經濟自由主義加上政治專制”模式。當然,這種認知要不基於他們對新加坡的不了解,要不基於他們來自於西方教科書的知識。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一直具有美化西方民主而貶低偏離西方模式的民主的傾向。例如,他們在看美國民主時,從來不會記得美國民主在很長的歷史時間保留了奴隸制度,更不用說選舉資格的限制了。而新加坡從一開始就實行了“一人一票”大眾民主。大眾民主也廣泛存在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但經常處於無政府狀態。新加坡在法治的基礎之上實現了有序的大眾民主,這樣的例子並不多見。

  回顧歷史,鄧小平學習新加坡的選擇是對的。鄧小平1997年去世之後的今天,發展與秩序的關係問題越來越成為更多國家所面臨的挑戰。鄧小平強調新加坡的秩序好,而秩序建設正是中國今天需要學習新加坡的地方。儘管中國的經濟發展了,但方方面面的秩序問題越來越嚴重。信任危機、官員腐敗、道德消失等等現象,使得中國社會面臨著無政府狀態。可惜的是,中國的一些官員,尤其是中層官員開始驕傲自大起來,變得目中無人,不再像從前那樣,虛心學習他國了。相反,他們開始也學習美國,動不動就要教育其他國家。在中層,很多官員也開始對新加坡不以為然。不過,這種心態除了滿足一下民族主義情緒之外,對國家建設毫無用處。從秩序建設的角度看,實際的情況是,中國學習新加坡容易學的部分已經學了,現在到了難學的部分,也就是新加坡的“軟件”,是制度建設。中國能不能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其他國家制度建設經驗,建設起一整套自己的制度,決定了中國是否能夠繼續崛起。

  歷史地看,所有國家都應當成為學習型國家。封閉起來會走向失敗;洋洋自得,認為夠好了,也會失敗;自己不做改進,而去教訓別人,會失敗得更快。中國過去的成功在於學習和探索,今後也會如此。這裡還是可以借用毛澤東的一句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國家更是這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