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經濟增速為何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9:19:52  


 
  消費方面,台灣的社會福利增加了,如醫療保險(放心保)、退休福利等。社會福利支出1982年為268億元(新台幣,下同),1992年為1350億元,2002年為3236億元,2011年為4469億元。這種消費不是從消費者本人的生產和收入而來,而是由政府稅收而來,對國民生產的增加沒有好處。

  投資增長方面,台灣島外在台灣的投資呈縮減狀態,有些投到中國大陸去了,而島內資金也有部分移到了大陸去。看每十年實質投資(除了物價變動的影響)的增長,1977年與1967年之比是2.88,1987年與1977年之比是1.99,1997年與1987年之比是1.96,2007年與1997年之比是1.36。我沒有採用2008年以後的數據,因為2008年以後受到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從上面的數據可見,台灣的投資增長率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減少了。

  在出口方面,也受到中國大陸的競爭而呈減縮狀。淨出口在1967年是負的,1977年變為正。從1977到1987年增加到原來的8.25倍,從1987到1997年則減少到了34%,到了2007年進出口差不多相等。如果出口減少,島內的生產與投資也會減少,因為一部分生產是用於出口的,投資是為了日後生產之用。還有一個因素影響出口,台灣沒有參加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出口的關稅比參加經濟合作的國家高了,對出口不利。

  解釋了台灣經濟增速的下降,那麼有什麼政策可以使之改善呢?

  政治制度方面,我想沒有改變的可能。上面說的經濟因素,也很難改變。消費受到社會福利支出的影響,而社會福利像在其他國家一樣,政府無法使之減少。影響投資的多是外來因素,是台灣的政策難以改變的。出口也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是台灣可以爭取加入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把出口的關稅降低。即使如此,影響出口的增加也將有限,對增加國民收入的影響更小。

  台灣經濟發展速度不會增加,但只維持現有的速度,人們的物質生活也會繼續得到改善。

  (作者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