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回歸經濟增長的本質

http://www.CRNTT.com   2014-04-30 08:26:20  


 
  文章表示,綜合考慮以上因素,中國經濟中消費低估了10%,投資高估了10%,加在一起GDP總數可能差不多。現在官方統計投資占GDP比重47%,比重應該減少10%,也就是37%左右。日本、韓國早期經濟增長的時候,投資占GDP比重也是40%左右。據此判斷,中國經濟不存在失衡問題,我們的投資比例仍在正常區間。

  有人說37%的投資比例還是過高,美國現在投資僅占17%,發達國家普遍不到20%。這種簡單類比是非常錯誤的。經濟學上並沒有最佳投資比一說,因為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情況都不一樣,投資比例多少算合適,不能一概而論,沒有人能明確告訴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比例應該是多少。

  文章指出,對經濟形勢的錯誤判斷,幹擾了我們對政策導向的選擇。中國經濟現在增速放緩,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在所謂的調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政策框架下,一些正常的合理投資受到質疑,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速明顯放緩,不但公共投資的積極性下降,民間投資積極性也受影響,很多民營企業家持觀望態度。

  刺激消費抑制投資,也就是所謂的再平衡,不會使中國經濟回到正確的軌道,只會使經濟在錯誤軌道上越行越遠。中國經濟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民營企業投資沒有信心,沒有可能做長期投資,這是經濟持續下滑的最深層原因。這種認知如果不加以改變,中國經濟還會持續下行,真的有可能導致衰退甚至危機。

  文章最後說,要糾正這個錯誤判斷,必須回歸經濟增長的本質。官方所謂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都是從需求角度講,總需求的調整只是短期之內調節宏觀經濟的平衡,解決不了長期經濟的增長問題。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和健康增長要依靠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是通過技術進步和生產要素質量改進提升生產率,這才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