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裡巴巴的土豪範兒

http://www.CRNTT.com   2014-06-23 11:10:02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阿裡碼上淘戰略的大力推進,二維碼未來或出現無所不在的局面,而這背後支撐海量數據處理的則是雲計算。一旦“碼上淘”戰略穩步實施,將有助於淘寶系鞏固其在移動端的優勢。阿裡的此番舉措讓本已前途暗淡的二維碼產業重新有了信心。

  事實上,阿裡通過商品碼、碼上店、互動碼、服務碼和媒體碼等五類碼來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通道,意圖就是通過各種“碼”,將線下的流量引導到線上去,是一個所謂的O2O“閉環”戰略。

  在互聯網專家看來,阿裡“碼上淘”又殺傷了一大批互聯網同行——首先衝擊了以微信、京東、順豐為代表的各類體驗店和試點便利店;另一方面,阿裡積累的十億級商品庫依靠雲端數據庫的整合,擠壓了我查查、百度圖像搜索等生存空間。

  阿裡還是阿裡,在到處砸錢似乎“遊戲人間”的時刻,不忘偶爾重拳出擊一把。這讓許多競爭企業面臨“被招安”還是“被打敗”的境遇,因為阿裡帝國實在太龐大了。但吃得太胖的阿裡也存在不少隱患,業內就流行一種說法:被阿裡收購的企業沒有好下場。

  說到這一茬,人們總是忘不了雅虎中國。2005年8月,阿裡全資收購雅虎中國,代價是雅虎以10億美元加雅虎中國獲得阿裡集團40%的股權。但雅虎中國被阿裡收購後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其在中國搜索市場和作為門戶網站的地位都一落千丈,雅虎的搜索團隊被抽空轉至淘寶做搜索。 2013年先是中國雅虎郵箱停止服務,之後9月1日網站正式關閉,原有團隊被轉去做阿裡公益。

  還有口碑網,2006年10月接受阿裡戰略投資後,其戰略開始搖擺不定,和大眾點評網的差距越拉越遠,如今已難覓其身影。類似的案例還有中國萬網、蝦米音樂等,被收購後都遭遇了瓶頸,甚至逐漸走向衰落或被阿裡“同化”。在今年流行的APP“秘密”(現名“無秘”)上,就有不少對阿裡的吐槽。如何“消化”那麼多收購企業,可能是阿裡今後面臨的一大難題。

  收購易,管理難,且行且珍惜。

  作者:金姬  2014-06-20 09:30:14 來源: 新民周刊(上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