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正在失去全球領導力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10:00:08  


 
  奧巴馬的外交滑鐵盧

  奧巴馬的第二任期受到內政掣肘,本指望能以“外交收獲期”加以平衡,不料卻迎來一系列外交挑戰甚至失敗。在奧巴馬政府對恐怖分子利用無人機或特種部隊打游擊戰時,恐怖分子卻打著“國家”的旗號在伊拉克發起了攻城略地的傳統戰爭。無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勢力發展壯大的原因是什麼,外界質疑奧巴馬政府反恐戰爭的成效都無可厚非。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調查,在恐怖威脅、全球氣候變化、俄羅斯、伊朗、阿富汗和敘利亞等10個外交議題上,應對恐怖威脅是奧巴馬政府唯一一個獲正面評價(51%)高於負面評價(44%)的議題。可以想見,恐怖勢力壯大導致的伊拉克亂局,可能會使奧巴馬留下外交政績的最後一線希望化為泡影。

  “沒有哪個地方像中東那樣能讓人們強烈地認識到美國越來越膽小怯弱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5月的封面文章中這樣寫道。這是對奧巴馬政府中東外交的揶揄,也是對美國全球領導力的嘲諷。在2010年發端的“阿拉伯海嘯”中,美國忠實地扮演了啦啦隊角色,而且這個角色的“喝彩”對象總能隨機而變。在整個埃及變局中,美國的支持對象從穆巴拉克的軍政府變成穆爾西的穆兄會政府,現在又變成了塞西的軍政府。在推翻卡扎菲的軍事行動中,美國稍微向前邁出了一小步,跟在歐洲盟友後面發揮“幕後領導”作用。奧巴馬對巴沙爾劃定了不得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的“紅線”,但當敘利亞政府越過這條“紅線”時,“紅線”這個詞也成了美國政治信用的一個污點。美國曾“壟斷”巴以和談半個多世紀,但克里上任後傾力打造的談判正在被人們遺忘。

  奧巴馬2009年上台之初,雄心勃勃地提出要“重啟”美俄關係,但烏克蘭危機讓美俄關係跌入後冷戰時代的谷底。從目前情況看,真正能“重啟”美俄關係的只會是奧巴馬的繼任者,如果後者願意的話。重返亞太是奧巴馬政府的主打“外交產品”,但各種主客觀原因正在使其變成爛尾工程。5月28日在西點軍校有關美國外交的演講中,奧巴馬甚至沒有提及重返亞太或亞太再平衡。奧巴馬亞太戰略的核心是對華戰略,但在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中,給予美國對華外交正面評價的只有30%,負面評價高達52%。從布什總統手中接過因單邊主義而受損的美國外交,奧巴馬開啟了以傾聽的姿態、合作的意願為特色的“奧式外交”。他在2009年出訪了29個國家,是上任第一年外訪次數最多的美國總統。但“殘酷”的現實使奧巴馬的外交成績單正變得越發不好看。

  目前的伊拉克危機引發了美國國內關於奧巴馬外交政策的大討論。這些討論以批評居多,焦點之一即是指責奧巴馬“軟弱”,認為他在“使用權力”上猶豫不決。拋開奧巴馬外交成績不佳的原因不說,把目前的“亂世硝煙”全部歸咎於奧巴馬顯然有失偏頗。美國副總統拜登的前安全助理朱利安尼·史密斯最近撰文稱,美國所面臨的安全環境史無前例,“現有的與新出現的安全挑戰複雜且總量巨大,給美國決策者帶來難以應付的挑戰”。史密斯將此稱為“複合型複雜局面”,即安全挑戰呈指數級增長,而且複雜情勢之間相互聯動。更為關鍵的是,“史無前例”的挑戰還伴隨著美國經濟疲軟和史無前例的財政赤字,使美國可動用的戰略資源與安全挑戰之間越來越不匹配。正因為如此,視“結束戰爭”為己任的奧巴馬,在是否派美軍重回伊拉克作戰問題上保持謹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