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蘇進強:以社區路徑建構兩岸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4-09-10 00:18:47  


期盼“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蘇進強在《中國評論》月刊8月號發表專文《以社區做為建構兩岸文化交流的路徑》,作者認為:“社區不僅是社會整合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與社會的介面;社區除了是城市基層的社會共同體,更是各種社會矛盾的交匯點;社區也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平台。”“只要以中華傳統的豐富文化為底蘊,抱持尊重、包容、欣賞、分享的態度,我們相信兩岸將可打造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和諧社會與文明社會,成就和解兩岸,政治互信、人民互信的新社區,成為全球華人的新故鄉。”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屬中華民族,具有血濃於水的情感;自1949年分離至今,在這超過六十年的時間裡,兩岸在不同的政治體制與發展過程中,已各自孕育出不同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與經濟模式。如今,兩岸關係從對立對抗進入和平發展,從文化經貿的“淺水區”進入政治的“深水區”,這種良性結果得來不易,對於兩岸政府和人民都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這種關係能否持續良性發展,進而鋪陳“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實攸關兩岸人民未來的福祉。

  由於長期的隔離,兩岸不論官方或民間,均極度缺乏實際、深入的相互瞭解,許多的誤解、衝突均由此而生。雖然台灣自1987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此後經濟貿易、文化交流、觀光旅遊絡繹於途,兩岸的互動逐漸增加,但深刻、廣泛的認識尚無建立,主要即在於向上發展有餘,向下紮根不足,雙方各項交流均過於著重政治或經濟的功能性與目的性,而未能深入廣大的民間社會。也就是台灣的“社區”與大陸的“小區”,對於庶民的生活美學、人文素養、民主法治精神缺乏深刻體認所致。同時,雙方交流缺乏常態性網絡,每次單線、一次性或重形式而缺實質與延續性的交流,難以產生深刻、連續的累積效果及結構性連結,以致仍存在表層的交往,欠缺深刻的認識,認識不足,互信即顯薄弱。進一步言,互信不足便無法產生良性互動與長遠的交流融和,這是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關鍵。

  在台灣及中國大陸都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工商服務社會,往昔過度重視宏觀經濟發展而忽略社區需求的問題也日漸浮現,為求有效改善社會基層生活,增進人民團結自主意識,兩岸都分別將“社區營造”或“小區建設”提升到“國家政策”的層面。台灣從早期以地緣、血緣、族群為核心的“莊頭”、“部落”生活型態,進入以住民意識、公共事務為核心的“社區發展協會”型態;大陸則陸續出現將原有“居民委員會”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案例,“社區建設”在大陸正方興未艾。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自上任以來,頻頻以同理心的論述對台灣釋出善意。今年二月,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台灣各界人士時,便從血脈、命運、道路和相互扶持四個方面,強調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理念,希望兩岸人民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民眾。五月初接見宋楚瑜時,也提出“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針政策是不會改變,對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舉措不會放棄,對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努力真誠熱情不會動搖,遏制台獨分裂圖謀堅定意志不會動搖”的“四不”,呼應宋楚瑜提出的“四個體諒”,顯示兩岸領導人、政治領袖對於共同促進和平發展已有相當共識。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除了仍要繼續維持積極向上發展的力度,更應加強向下扎根的工作,尤其要落實社區交流互動,讓人民真正瞭解彼此,進而從交流互動理解,建立互信與認同,為兩岸關係奠定堅實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