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明斯克2.0能否拯救烏克蘭?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11:02:46  


德、法、俄、烏及白俄羅斯領導人出席在白俄羅斯明斯克舉行的烏克蘭和平會談。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烏俄德法四國領導在明斯克達成新一輪烏克蘭東部停火協議,但能否奏效難以預蔔,特別是東部武裝強攻擊在傑巴利采沃地區陷於重圍的政府軍,獲取重要戰略優勢。
 
  烏克蘭危機中,俄、歐兩敗俱傷。然而如2月14日期的《經濟學人》周刊封面專題所承認:無論從短期戰術還是長期戰略,普京都日占上風。
 
  僅僅奇取克裡米亞,掌控黑海要衝,雖然短期代價巨大,但是百年戰略利益,直可比擬1867年美國以72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1億2000萬美元)向俄國購買阿拉斯加。此事當時也曾被美國輿論批評為“(國務卿)西華德的蠢舉”。
 
  從近期看,烏克蘭東部分裂狀態得到“凍結”,而西部成為歐洲經援的無底洞。烏克蘭不但不再是個單一整體,更可能繼續分崩離析。
 
  烏東戰場的居民主體是俄羅斯族,也是生靈塗炭的最大犧牲品。烏克蘭政府所以毫無顧忌堅持內戰,也體現了歐美報道的偏見。我只在《紐約時報》上偶然讀到烏克蘭政府軍對烏東城市平民區“不分青紅皂白(indiscriminate)”的炮轟。因此俄方在這次停火協議中,堅持雙方撤離重武器。
 
  從戰場表現,政府軍近於當年的北洋軍隊,是扶不起的阿鬥。表現不俗的,是西方難於啓齒支持的各種變相“光頭黨”民兵,例如曾經以類似納粹標記為黨徽的烏克蘭Svoboda黨武裝。
 
  《經濟學人》專題報道憂心忡忡承認:更糟糕的是歐洲民意日漸轉向。如最近希臘大選顯示,越來越多左、右翼民意開始同情支持俄國立場,甚至包括遭到前蘇聯鎮壓的匈牙利。這無非說明,認識到烏克蘭危機損害歐洲自身利益的民衆不斷增加,遲早會通過民主機制,動搖北約和歐盟的一致決策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