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涉台政策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http://www.CRNTT.com   2015-03-06 09:35:23  


 
  其二是繼續努力推進兩岸協商對話,推動經濟互利融合,加強基層和青少年交流。依法保護台灣同胞權益,讓更多民眾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這是具體的政策措施,無論是整體論述,還是其中的“互利融合”、“保護權益”、“分享成果”等詞句,都充滿了“以人為本”的精神,也充滿了誠意和善意。這也可分為兩部份,一方面是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仍然存在,就將繼續抓住一切機會,積極推進兩岸協商對話,不會因為發生類似“太陽花學運”的事件,或《兩岸服貿協議》的審查受阻,就會受到影響並中斷,以維護和鞏固、發展兩岸協商對話的成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另一方面,是加強對“三中一青”交流的工作,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和需要,以便於在兩岸協議中,更能符合和滿足他們的實際利益需求,讓所有台灣民眾都能享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尤其是其中的兩岸協商的成果。

  其三是期待兩岸同胞不斷增進了解互信,密切骨肉親情,拉近心理距離,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貢獻力量。這是對習近平主席“兩岸一家親”論述的細化闡述,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在化解歷史心結、撫平歷史創傷的基礎上,共同追求兩岸繁榮穩定的努力方向,使得兩岸共用其利、同受其惠,並促進台灣地區的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讓台灣同胞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由此,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大陸方面更應當深入瞭解台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的現實需求,設身處地地為台灣同胞著想,幫助他們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照顧弱勢群體,使更多台灣民眾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受益。實際上,只有切切實實讓兩岸協商對話、交流合作的成果,為台灣同胞所普遍獲得與感受,才能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與此同時,要多想辦法,多創造些條件,讓台灣地區的青少年多來往、多交流。尤其是在兩岸交流中,妥善處理兩岸在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互相尊重、取長補短、相向而行。即使是曾經對“台獨”抱有幻想、主張過“台獨”甚至從事過“台獨”活動的人,只要他們有所覺悟,就應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團結的人越多越好”的政策,將他們團結過來。讓多數台灣民眾都能感悟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感悟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與大陸同胞一道,攜手共圓“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