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在用“亞投行”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http://www.CRNTT.com   2015-03-27 10:25:15  


 
  其一,中國通過整合來加速亞洲經濟一體化,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周邊環境,也有利於把亞洲進一步打造成穩定的出口市場。亞投行可以看做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可以輸出其過剩的基建產能。

  另外,中國坐擁近4萬億美元的海量外匯儲備,其相當大部分買了收益率極低的美國國債,如果把這些錢一部分投到亞洲的基礎設施上來,會極大的改善咱們的投資回報率。基礎設施其實是很掙錢的,精明如李嘉誠者就投了好幾千億港幣購買各種基礎設施建設資產,是李氏財團名副其實的現金奶牛。

  其二,提升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在亞洲地區成為和美元、日元鼎足而立的儲備貨幣。與美聯儲退出量寬並加息給亞洲帶來巨大金融衝擊不同,中國將通過亞投行推動亞洲經濟發展,當仁不讓的成為下一輪亞洲金融風暴的定海神針,只有這樣“亞洲國家要安全找美國,要發展找中國”的大趨勢就不會動搖,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亞洲國家幫助美國圍堵中國的努力將更多的流於形式,這將大大提升美國重返亞太圍堵中國的經濟成本和政策成本。

  亞投行以人民幣國際化為杠杆,可以幫助中國在美國的圍堵中擺脫以軍備競賽為核心的硬博弈,規避自身戰略弱點,在美國最薄弱的戰略縱深對其進行制衡和對衝,絕對是中國從美國遏制戰略中突圍致勝的奇兵。

  再者,打破歐美特別是美國對全球金融秩序的壟斷話語權。亞洲的崛起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麼多年,亞洲的經濟實力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都在與日俱增,相對而言西方卻正在衰弱,在這種情況下,亞洲國家很自然的應該多得到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結果歐美卻極力阻撓這兩大全球金融組織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以保持自己對全球金融事務的話語權。

  仰人鼻息的日子並不好過,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國家為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援,都被迫接受了其喪權辱國的條款,對各自經濟進行休克療法。這種生不如死的記憶讓許多亞洲國家都心有餘悸。怎樣才能掌握對自己命運的主動權?既然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拒絕考慮我們的遊戲規則,那我們就只有另起爐灶了。從這一點上來講,亞投行成立的意義絕不亞於二戰後美國搭建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