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造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5-07-03 07:24:26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中國經濟實現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人類發展指數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成就最為突出的代表。研究表明,中國經濟的發展更接近於“特惠模式”,而不是“GDP錦標賽模式”。如果要促進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須從“特惠模式”逐漸過渡到“普惠模式”。

  特惠模式是把雙刃劍

  財經國家周刊發表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文章分析,現在中國普惠的營商環境還不是很完善,所以更多地方是特惠的營商環境,稱之為特惠模式。特惠模式,是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只會選擇性幫助那些能給它帶來最大收益的企業。

  特惠模式有以下幾個元素:第一,有很多可選的企業,不同企業的盈利潛力並不一樣。第二,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和保護,企業的盈利潛力不一定能實現。第三,地方政府能提供的資源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幫助所有的企業,只能幫助某一些被選定的企業。第四,地方政府幫助企業的激勵,來自於從企業中獲得收益,包括政府官員的成就感、稅收、GDP考核等多方面。

  與特惠模式相對的是普惠模式,也就是企業可以享受同等的保護和扶持,沒有差別。理論上普惠模式是非常完善的制度,所有企業的產權獲得平等且強有力的保護,在獲得要素時有平等易得的機會,在與政府和企業打交道時得到平等友善的對待。但是,在普惠模式不夠完善時,企業在經營中將遇到很多困難。此時如果沒有特惠,企業的一些盈利潛力就難以實現。

  特惠的制度也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特惠制度會對企業的准入造成障礙。如果地方政府花力氣幫助了一家企業,現在有另一家企業與其競爭,地方政府可能會傾向此前幫助過的企業,新企業就難以獲得幫幫助,這是不公平的。

  不過,特惠模式帶來的准入障礙,在中國地方競爭的環境下能得到解決,因為一家企業如果在本地得不到幫助,就會去另一個地方試一試,因為不同地區的經濟實際上有競爭。

  第二,特惠模式可能帶來地方保護。這方面,汽車工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企業在其他地方的市場份額,都沒有本地的有優勢。

  第三,特惠模式下,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地方政府往往會更傾向於企業。

  特惠模式和GDP錦標賽模式有相似之處,但是有本質的差別。

  首先,GDP錦標賽模式對改善普惠制度更有利。在GDP錦標賽模式下,地方政府有激勵促進當地的GDP,而不會在乎GDP由哪些企業來創造,這讓地方政府有改善普惠制度的積極性。而在特惠模式下,地方政府不一定有動力來改善普惠制度,因為有了好的普惠制度,企業不靠政府就可以良好生存,對政府的依賴性會降低。

  第二個差別是,在GDP錦標賽模式下,地方政府應該公平對待所有企業,只要能增加GDP政府都支持。而在特惠模式之下,地方政府是有選擇的來支持一些特惠對象,而被選擇的特惠對象是有限的。

  第三個差別是,GDP錦標賽模式下,激勵來自於自上而下的GDP考核,一個地方發展的快就會得到鼓勵,領導也會得到提拔。而特惠模式下,動力不一定是來自自上而下的考核,而來自地方政府幫助一些企業時所得到的收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