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中評論壇:香港青年領袖論深層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5-07-12 00:06:28  


陸偉良
 
陸偉良:社會向上發展才能解決年輕人問題

  政改不是香港最主要的問題,最主要的是,我們社會怎麼樣發展。如果要說社會發展,就是要講年輕人的問題,即13到30歲的人。對這些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教育。

  香港目前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

  香港回歸後,教育的重心的位置由“教協”把持,他們處心積累地做了很多功夫,整個香港社會聽之任之。回歸前的社會福利署,下面有一個青年培訓計劃,讓青少年學習和體驗團隊協作,但回歸後這個部門就被解散了。現在的青年人,往往是一孩家庭長大的,又沒有了這些社區活動,就變得個人主義,容易受到朋輩影響。

  如果再加上近幾年的通識科,原本香港年輕人對政治沒有興趣,甚至是冷感的,但由於這個科目的存在,迫於升學,只能無奈接受通識科教程。他們對於政治,往往是一張白紙,忽然要擺進很多東西,要怎麼做呢?結果老師說什麼,就會擺進什麼,這是很正常的。如果在政治“空白”的時候,擺進“人人平等、普世價值”,就會認為是正確的。他們以後講什麼,都會只講“平等”,例如上個月已經發展到,選校長也要人人平等;也許再下去,就會要求子女也投票決定家事,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思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